《永远追随》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永远追随》革命先烈

我的姑姑是一名中共党员,从小就时常在我耳边说党的一切,我也就耳濡目染,不管是电视剧,电影还是课外书籍,都特别喜欢看此类的。于是这个暑假用了一周的时间反复阅读此书,为此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和同学们交流。 

我和书中的主人公,两个少年,陶百川和周三才一起感受着喜怒哀乐,共同经历着千难万险……两个少年与他的家人平静而有希望地生活着。他们重要的生存基础的快乐来源是一头漂亮的驴子。红军长征经过他们的家,在由疑惧到信任的数日相处之后。在一次次出人意料的波折中,盼望着小说里的人物放弃这头驴子吧,但“毛驴事件”像接力棒一样,从红八军团到红三军团再到红八军团,从罗荣桓、彭德怀到毛泽东,在不停的交接中,它所背负的已经不仅是一家人的生计、少年的尊严,而且关系道德、纪律、承诺、信任、命令,是战友的生死相托,是共产党的民心所在。撤离时红军借走了那头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驴子,却没有按照承诺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如此重要的财产,也出于一时意气。两个少年踏上了寻找之旅、由此一步步进入红军长征途中,出现在惨烈的湘江之战的现场。无论是少年陶百川,还是红军战士、红军将领,身上都有一种刚烈、执着的性格,他们传达出一种令人敬仰的精神气质。 

用少年的眼睛和情感见识了那场残酷的较量、见证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和无私……中国人的“义”,有着“天下大义”,也有着个体之间的“义气”。在孩子的眼里,在老百姓的眼里,这样一群为了他人而能够献出生命的人,是值得信任、托付和追随的。 

通读全文,我感受到战争是无比的惨烈和残酷,更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也要永远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第2篇】

追随信仰,逐梦未来 —— 读《永远追随》有感

在我记忆的沙滩上,许多书籍就像一行行深浅不一的脚印,岁月的湖水一冲,它就无影无踪。唯有一本书,它就像那岸边的一棵大树,深深的扎根在我的心中。它就是《永远追随》。

这是一个关于觉醒、救赎和诺言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信仰、价值和荣耀的故事。它讲述了两个少年去寻找被红军借走未如期归还的毛驴,路上困难重重,但得到了许多帮助。最后,坚定地踏上革命的道路。

当翻开它时,我的脑海里有太多的疑问:永远追随?追随谁?为什么要追随?追随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一开始我简单地认为,只是两位少年为了讨回对于村民而言重要的财产——毛驴,对红军队伍的跟随。可是读到后来,我发现自己理解的太浅显了。

在“寻驴之路“上,他们见识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第一次直面战争的残酷,也感受的敌人的惨无人道。毛主席带着红军战士们在战争一线拼死抵抗,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从香花岭到延安,两位少年跟随者红军队伍,看到红军队伍与百姓共患难,细微之处见其伟大和无私。当毛主席得知毛驴事件,主动承认错误,哪怕自己身为长辈,只要做错事情,也不会遮遮掩掩。随后便让大老魏和马天来冒着生命危险,送他们回家。但回去之后,却发现他们的亲人全都被惨无人道的敌人杀害了。悲怒之余,他们才明白红军队伍正在做的事,是在拯救饱受战争荼毒广大劳动人民。红军队伍是人民的队伍,是值得信任,值得托付,值得永远追随的。此刻两个少年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我想此刻,我也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信仰。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今日的幸福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也要向两位少年学习,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中华民族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存在,绝不能固步自封。作为小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祖国繁荣富强的明天而努力奋斗着!

高尔基曾说过:“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让我们追随信仰,逐梦未来!

【第3篇】

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暑假里,我新交了一个朋友,名叫《永远追随》,它是著名作家柳建伟先生的作品。

读了这本书,我仿佛和书中的主人公陶百川和周三才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感受着喜、怒、哀、乐,共同经历着千难万险……

本来,这两个少年和他们的家人,平静而又充满希望地生活在湘南的香花岭。他们最重要的生存基础和快乐的来源是一头与众不同的毛驴,叫小白。红军长征时借住在他们家。红军撤离时借走了那头毛驴,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毛驴,却没有按照承诺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家里唯一一头维持生活的毛驴,于是,他们的奶奶给他们烙了三斤葱油饼,带了两块大洋,两个少年踏上了寻找之路,由此一步步进入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的现场,用少年的眼睛和感情见识了那场残酷的较量……

从香花岭到延安,两个少年一路追随,从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感受着红军队伍的伟大。同时,也带我见证了毛主席领导的红军队伍的纪律严明、关爱百姓。在陶百川和周三才家里入住时,他们不仅给钱,还帮助他们家做事,从不亏待他们家人,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一心为百姓着想的无私;在陶百川和周三才追赶红军的途中,他俩的衣服湿透了,时值寒冬,陈树湘师长让连长和战士把外衣脱了给他们穿,给他们取暖,我感受到红军无比关爱百姓的担当;当他们历经磨难找到毛主席时,提及“毛驴事件”时,各位红军战士责备自己没有及时归还毛驴,连累两个孩子吃了许多苦来寻找毛驴,我感受到了红军言出必行的重诺。

毛主席让魏苍生和马天来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送他们回家。可是回去之后,他们却发现他们的亲人一个个全被敌人杀害了,这个惨痛的现状,与红军对他们的好,深深地刺激着两个孩子的内心,他们见证了红军队伍的伟大和无私,也见证了敌人的惨无人道,在孩子的眼里,毛主席带领的红军战士是一群为了他人能够献出生命的人,是值得信任、托付和追随的。通过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在枪林弹雨中,坚定了两个少年追随红军走上革命道路的信念。

通过《永远追随》这位益友,我感受到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更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也要永远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第4篇】

沐浴革命的力量 立志奋发向上——读《永远追随》有感

 咦?追随谁呀? 我带着疑问打开了柳建伟的《永远追随》这本书。

 这本书写了因为战斗而负伤的毛泽东来到香花岭的一个农户家里修整,临走前借走了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小白运送药材,但是因为路上不断发生的战争,没能如期归还,陶百洲和周三才两个少年为了找回小白,一路寻找红军,也一路看到了战争的残忍。两位小主人公见证了红军长征坚强不屈,顽强抗战的精神,最后决定追随红军的故事。

读书之时,我深深地被它的文字刻画所吸引,活灵活现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也深深地被红军精神震撼,可当我想到我经常上课开小差、玩笔、讲小话,不珍惜眼下时光的种种举动,看着手中捧着的这本《永远追随》;看着书中烈士们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的画面;看着那些因帮助过红军而被残杀的无辜的老百姓;看着陶婆婆为了让陶北川和周三才没有后顾之忧去参加红军自焚在小屋中的情景,我不禁深深的羞愧起来……

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繁荣与富强,我们享受的是安居乐业,但是在繁华背后是先辈们在无数的苦难中抛头颅、洒热血,与历史抗争永不屈服换来的,现在舒适的生活得来不易,而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应该学会铭记长征精神、革命意志,不求创造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迹,只需不断刻苦学习,向着前方,塑造自我,挺起宁折不弯的是中国人的脊梁!

  从现在开始,我便立志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改掉自己的毛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遵守诺言,顽强拼搏,成为中国的顶梁柱!让中国变成一个科技、军事强国,再也不被外敌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