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实验作文5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10-08 10:38:53 我要投稿!
【第6篇】
今天的天空好像格外灿烂;今天的空气好像格外清新;今天的小草好像格外可爱。我的心情也格外喜悦。
告诉你吧,今天我们要做生物实验了。
下了第一节课,我抓起课本和铅笔盒,“嗖”的一下冲出教室,向着实验室奔去,气喘吁吁地来到门口,不想来得太早,还没开门,无奈,等等吧。
趁这个时间,我给你介绍一下吧。我们要做的是观察人类口腔上皮细胞,怎么样,听着就有趣吧?做起来会更有趣!
哦,老师来了,我赶紧站好,刚一开门,同学们一窝蜂的挤进教师,差点把实验室的门给挤坏。我和杨来到一个座位上,一个崭新漂亮的显微镜映入眼帘,桌上 还 放着5X,10X,15X的目镜,我们已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已经蓄势待发。
同学们也跟我们一样,都开始摆弄起显微镜来,老师开始讲步骤:“先擦拭载玻片,用消毒棉签在漱净的口腔内轻轻刮一下,然后在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再把棉签上带有碎屑的一端放上去,让碎屑掉落在上面。把盖玻片放上去,在它的一端滴一些稀碘液,再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吸引,浸湿它的全部。”
随着老师的一声“开始”,教室里鸦雀无声,实验一点一滴的进行着……
好了,完成了!我们把标本放在显微镜上,起先不清楚,移动了一下之后,所有细胞积尽收眼底,我和杨都笑了,这是胜利的笑容,成功的笑容,我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这感觉,爽啊!
“呤——”铃声催促我们离开,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教室……
【第7篇】
当把一块手绢放到一个装满酒精的杯子里,再点上火,手绢会燃烧并化为灰烬吗?你一定会说:“当然会啦!”可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后,却能告诉你另外一种答案:那就是手绢不一定会燃烧!
今天上课时,王老师拿着一个不锈钢杯子、一瓶酒精、一个手绢走进教室,我们的心里不禁发起疑问:老师这是要干什么呢?这时,王老师帮我们解了答: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老师拿起手绢对大家说:“同学们看,老师的这个手绢有魔法,它不怕火烧!”“不可能吧?”“不相信!”大家对此半信半疑,在底下议论纷纷。这时,老师对我们说:“看来大家都不信,那我就做个实验来证明一下吧!”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
只见老师先把手绢放进杯子里,再把酒精倒进去,顿时我们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酒精味,十分地呛人。等老师在教室里转上一圈让大家看了看后,整个教室都弥漫着这浓浓的酒精味了。紧接着,老师拿出一片小纸条,用打火机点着,把它放进杯子里,顿时,杯子里燃起了半橙半蓝的火苗,这时老师迅速地拿一个本子把杯子口盖上,刚才我们的心一直“呯呯”地跳个不停,也不知道手绢被烧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千疮百孔了呢?我们大家都充满了疑问。答案终于揭晓了:老师把本子拿开,从里面拿出了手绢,眼前的一幕让我们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手绢竟安然无恙、完好如初。
那么手绢为什么不会被烧着呢?大家都疑惑不解,急得抓耳挠腮。这时,老师说:“这是因为手绢的燃点比酒精高,当老师把它放在酒精杯里时,刚开始燃烧的只是酒精,当酒精快要燃烧完全时,老师又迅速地拿起本子把它和空气隔开,酒精接触不到空气中的氧气,就无法燃烧,自己灭了,而这时的酒精热量还不足达到手绢的燃点,所以手绢就完好无损了!”
哦,原来一个小小的物品也有这么深奥的道理呀!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让我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动脑、多思考,就会有发现!
今天的这个实验让我受益匪浅。
【第8篇】
今天,张老师要和我们做个有趣的实验。
首先,张老师拿了一个带把子的杯子,把里面装满水,然后问我们:“你们有几种方法用手把这个杯子端起来呢?并且保证不把里面的水洒出来呢”。突然,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我也举起了我的手。但是张老师只选了季晨曦和单明月,我们便以下的5种方法:
1.手端着杯子;
2.手指捏住缸口;
3.用手握住缺壁;
4.用手托住缸底;
5.用手抓住缸口。
接着,张老师拿着一个勺子说:“接下来我们来玩点高难度的:
一个勺子把这个茶缸挑起来。注意:不要让自己的任何部位碰到这个茶缸。”单明月最先举手说:“用勺子的把柄穿出茶缸的把子,再托起来。”结果她试了试,不行。于是老师提醒我们:这个茶缸有一个把柄和一圈向外圈的缸口。我有一个想法,就是用勺子的把柄顶住杯子那一卷向外卷的地方,可我试了试不行。在我试验失败的时候,张老师说:“宋希典离成功只差一步了。”我就想:老师提到了这个茶缸的把柄和那向外卷的缸口,莫非是用勺子的把柄组成支点,我试了试,哇!成功了!张老师:“来点掌声!”整个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之后,张老师对我们说:“宋希典用的是杠杆原理,你们将来初中会学到的。”
从这次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留心观察罢了!
【第9篇】
实践才能出真知,许多著名的理论都是从实验中得到的。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要带我们做一个小实验,来证明“风从哪里来”。
我们等了一上午,终于盼到了第四节科学课,我拿好东西,带着兴奋的心情进了探究室。老师简单讲述了三个实验该怎么做,给大家每组发了一个绿色塑料小盒和一小节蚊香。我、王明洋、魏璐和黄瑞瑞一组。我们的第一个实验很快就成功了,蜡烛在去掉底的空瓶子里一点一点的熄灭了,我们开始做下一个实验。可是,我们组的蜡烛却忽然变得很难点燃,我们连划了好几根火柴,费了很大劲,只点着了一点儿火苗。原来,刚才在灭蜡烛时,把蜡烛上面的捻给弄断了。我连忙让老师来帮忙。只见老师看了看蜡烛,把点着的蜡烛斜着放,让蜡油滴下来,不一会儿,蜡烛捻就又漏了出来。我不禁敬佩老师的聪明。
接下来,我们把塑料盒子盛满水,把蜡烛放在上面,把瓶子扣在蜡烛上,封上口。过了一会儿,蜡烛慢慢熄灭,奇迹出现了,杯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外面的水却减少了。我对实验成功很高兴。接下来,我们猛地打开盖,把点着的火柴放进去,火柴立刻熄灭了,看来瓶里的空气不支持燃烧。我们又点着了蜡烛,敞开了盖,在瓶子上用剪刀剪了一个洞,在洞口点上蚊香。只见蚊香的烟竟然往瓶子里面飘了,我们的实验又成功了。
通过这节课的小实验,我们证明了风的形成,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也激起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第10篇】
科学课上,我们做过许多实验,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像火箭一样驶动小车”这个实验。
那天,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跑回了教室,科学陈老师已经在我们每个组的桌子上放了一辆粘着气球的小车。咦?这是要做什么?我们大家都好奇地打量着这辆小车。陈老师笑了笑说:“同学们,你们知道火箭是如何上蓝天的吗?”科学小达人窦泽易回答说:“火箭是靠火喷出的反冲力而飞上蓝天的。”“那同学们想不想像火箭一样,利用反冲力发射我们的小车呢?”齐老师笑眯眯地说。“想!”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陈老师说明了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首先,我们把气球吹起来,记得不要吹得太大,否则它会爆炸。然后我们捏住它的口,不要让气跑出来,把小车放在桌面上,把手松开,看看会是什么结果。然后,再试试空气多和空气少有什么不同。”
我们这一组由赵瑞安来吹气球,他把气球先吹得很大,松开手,小车跑得很快,像一支离弦的箭。随后,我们又把气球吹得小一点,结果速度果然慢了下来。“哇,真有趣,我来试试。”说着,我把气球从小赵手里夺了过来,按照他的方法吹了一下。我吹的气球大,小车跑得快,我吹的气球小,小车跑的慢。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陈老师告诉了我们答案:“这与反冲力的大小有关。气多,反冲力大,车跑得快;气小,反冲力小,车跑得慢。原来是这样,真是”小实验,大道理“啊。
大千世界真有趣,我以后要多多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