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泼水节作文800字

傣族有许多我喜爱的节日,其中最喜欢泼水节。泼水 节又名“浴佛节” ,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据说泼水节的来历有两个传说:一是有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后七天山上干活时,无意中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今后好好对待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饭撒了出来。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追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的塑像,并且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塑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干净,慢慢地就演变为了泼水节。二是很久以前,统治傣族地区的火魔,乱施淫威,使民间没有风雨,庄稼不能生长,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火魔还从民间姑娘中抢去七个妻子。她们目睹火魔残酷狠毒,对民间的疾苦非常同情。因火魔练得法术,七个姑娘设法将它杀死。后来她们佯装挑逗他高兴,施巧计探得根除火魔的方法。一天,她们设丰盛酒宴,陪劝火魔饮酒。聪明勇敢的七个姑娘乘火魔大醉熟睡之际,从他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火速地勒住他的脖子。果然,火魔的头颅立即掉在地上,但它滚到哪里便烧到哪里。随着火势眼看不断扩大,即将燃至附近的房屋,有位姑娘急中生智,迅速将魔头抱起,地上的熊熊大火马上熄灭,火魔也随之消失。七个姑娘轮流抱住魔头,并用轮换的空隙用水冲洗身上的污秽,一直到火魔的脑袋化成尘土为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傣家七个姑娘,于每年消灭火魔的日子,互相泼水祝福。

泼水节源于印度,后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为期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要文艺表演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才开始泼水,;第三天是元旦,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 男女青年要在一块进行丢包。;第四天是新年,叫“叭网玛”,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人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鼓锣之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祝福的水花飞溅,传递欢笑。

泼水节有许多有趣的游戏:“ 丢包 ” 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 “ 包 ” 是爱情的信物,由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先由傣族姑娘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盛装,聚集到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在趣与美的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水珠漫天飞舞,水花比比皆是;人们欢声笑语,齐唱傣家欢歌。这,就是傣族的泼水节,我爱的泼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