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记800字
作者:字母哥 时间:2018-09-02 17:59:02 我要投稿!
“呼——”列车似一阵风驶过,只留下我们在风中凌乱……是的,没错,这里是,北京。
我曾想象,首都是何等的繁华,充满着大城市应有的喧嚣,而事实却不然,原本应热闹非凡的大街上冷冷清清,星星点点的散落着几盏路灯,我有点儿惊讶,但这只似涟漪,不一会儿便平静了。
我们前往故宫,这是人人来到北京的必经之地。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和东方宫殿建筑的代表作,它宏伟绮丽,是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故宫,与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美国的白宫,以及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皇宫”,故宫,也是这五大皇宫之首(你有没有一点儿小自豪呢)。
来到打头的太和殿,我目瞪口呆,张大了嘴,毕竟它是紫禁城内最大的殿宇嘛!明、清两朝的皇帝都会在太和殿举行比较盛大的典礼,例如皇帝登基啦,大婚啦,册立啊等等。此外每年在万寿节、元旦、冬至这三大节日时,皇帝也会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再往里走,是位于太和殿后的中和殿。黄琉璃瓦单檐攒尖顶,正中间有鎏金宝顶,四面房屋出廊,这便是中和殿的大体构造。在以往,皇帝都是在此演习礼仪和稍做休息,接受官员们的行礼后再进太和殿举行典礼(其实那时候的中和殿和现在舞台的幕后差不了多少)。
接下来是保和殿,它的用途嘛,可就不好说了,在各个时期都不同,明朝时,皇帝会在大典前在此更衣,册立时皇帝在此接受朝贺。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时,皇帝在此赐宴。在顺治三年至顺治十三年期间,顺治帝曾居住在保和殿,当时名为“位育宫”。还有康熙,他自即位至八年,都居住在保和殿,时称“清宁宫”。而乾隆时期,在乾隆五十四年,保和殿成为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此殿。
这就是故宫知名的“三大殿”,接下来便是恭王府了。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照这样说来,恭王府倒还真是一块不赖的风水宝地,古人建宅可是很讲究风水的,据说北京有两条龙,一条土龙,一条水龙,而故宫,便是建在土龙的龙脉上,这恭王府的主子和珅,却将他自己的府邸建在了水龙的龙脉上(这是要和皇帝平起平坐的节奏啊)!还记得故宫里的金銮殿吗?恭王府里,也有一座殿宇,叫银銮殿,和绅自己说过:“皇帝要有的,我和珅也要有;皇帝没有的,我和珅还要有!“在最后皇帝派人查抄恭王府时,竟搜出贪款3600多个亿(前提,这是按人民币来计算的,我忘了是多少两银子了)!这相当于一个国家10年的总收入啊!!!这个和珅,还真是美其名曰——”中国第一大贪官“!
这两个景点,是我在北京游玩所最喜爱的,现在我将踏上回程的列车了,Good Bye~~~
【第2篇】
早就听闻北京的景点繁多,那里有许多伟大的古代建筑,那里聚集了不知多少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早就想去转转了,爸爸终于在去年的暑假带我来到这个令我憧憬的地方——北京。
当北京的第一缕阳光将我们唤醒时,这令人激动的首都三日游就正式开始了
第一天的上午,我和爸爸来到了古人建的一座皇家花园——颐和园。这虽说是个花园,但是里面的景点却不少:排云殿、乐寿堂、苏州街……蕴含着古人智慧的气息。然而,这里令我难忘的要属“十七孔桥”了。十七孔桥的十七个孔大小不一,它们整齐地排列在河的中间,到了正午,阳光洒向大地,当它的光芒穿过桥孔后,仿佛整个桥都成了金色的。桥上的建筑更是动人,桥两侧的石栏上雕刻着许多各式各样的石狮子,它们神态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在眺望天空,有的在嬉戏玩耍,有的在卧着身子休息……它们个个都栩栩如生。
又是一天,我和爸爸来到了壮观的“万里长城”,在我眼前出现的是那蜿蜒于高山之上的长城,它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身躯”,多么像一条扭动着腰肢的巨龙。看到长城这个建筑,我不禁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耐心赞叹不已:他们可真厉害,在那么不发达的科技下,还可以在悬崖峭壁上建起有一万两千多里的城墙,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建筑呀!
在北京的时间还剩下最后一天,我们的北京三日游就要结束了,不去看一看那庄严的故宫就可惜了,于是,我和爸爸就决定最后一站去故宫。
刚到故宫,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偌大的城门——午门。走进午门,大大小小的宫殿映目而来,故宫里虽然有七十多座宫殿,可是正殿却只有三个: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是最为奢华的,也是最庄重的,听说在明朝、清朝时,这里还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呢!在那个殿堂的中间,有一个黄金制宝座,金光闪闪的,上方立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光明正大”,这可真够气派的。
那里的宫殿虽然大同小异,不过即使那样,它仍然带有令人折服的庄严和神圣,他们个个都是黄砖红壁,其中还夹杂着其他的颜色和图案,使建筑更显神气。我真的很敬服古代人们的建筑风格和智慧,他们建的楼虽不高,可是,他们建造宫殿的气质却和皇帝一样,透着王者的风范。
在那些古文化遗产中,不知是聚集了多少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些宫殿,那些花园,都是古代人们伟大的建筑。回顾现今,科技发达,高楼大厦近百层,科技的发展如此快,相信在不久以后我们的科技会更加发达,一定会让我们住上更高科技的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