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母家年味浓

每年春节,是我们一家人外出观光的好时节。有时还会约上亲戚朋友几个家庭一起结伴而行,一起领略祖国各地的民俗风情、美食小吃,共赏沿途美景,其乐也融融。最能体现年味的,是那些永不褪色的大红灯笼,歌颂祖国大好江山和祝福锦绣前程、家庭和美的春联,以及插在街头巷尾的彩旗和挂在高楼大厦上的横幅气球。见到的是一种喜庆,感受的是团聚的甜蜜。而真正让我回味无穷的,是今年寒假外婆家的年味体验。

“搡年糕去咯!”白花花被浸涨的米粒一尘不染,褪去皮后的玉米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我坐在外公的三轮车里,手舞足蹈,兴奋极了。外公告诉我,以前的年糕真的是用石捣臼和石榔头搡出来的。每当过年,到处可以听到“嘿呦嘿呦”的吆喝声。小孩子们最开心了。糕花出来,热气腾腾,抓一团沾上白糖,吃得津津有味。吃饱了,就用米面团做各种各样的动物,鱼啦、鸡啦、羊啦、狗啦……能想得到,就能捏得成,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我听得入了神,竟羡慕起他们来了。可惜现在做年糕是用机器了,听不到吆喝声。外公从糕花堆里抓了一个米面团递给我,我顿时心领神会,用米面团捏了一条鱼,嵌上黑色的眼珠子,将鱼嘴描上红色,鱼尾涂成黄色,鱼就栩栩如生了。外公竖起了大拇指。等到我和外公将做好的年糕运回家,外婆裹粽子的活也已完工。她还特地为我裹了一串“抱抱粽”呢,形状修长,煞是好看!

外公已八十高龄,外婆也没小几岁,但每当春节来临,他们都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几乎每天都有节目,忙忙碌碌,过得也很充实。我一起参与了掸尘、灌腊肠、炒瓜子花生……最重头的戏是腊月二十九日那天,因为有我的参与,外公就特意将除夕要做的事在这一天完成。虽响应国家不放号召,不放烟花,但我的心中却升腾着暖暖的无比幸福的“心花”。整个上午,外公外婆忙得不亦乐乎。碗筷锅瓢,洗菜下厨,砰砰啪啪,大灶头里热气腾腾。祭祖宗、接灶神。一切安排妥当,最后上演的是外公的“传世绝招”!他从里屋取出笔墨纸砚,用红色的帆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展开之后,我仔细地端详着,笔杆已被外公粗糙的手握得光溜溜了,砚壁已经很薄了,非常光滑细腻,真想上前去摸一摸。一阵脚步声打破了短暂的沉寂,一大群人拥了进来,原来是外公家的左领右舍及堂亲表戚。原来,这些人家的春联都是外公写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这个时候,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准会主动上门。大家一齐动手,整个下午都在弄墨、吟诗中度过。堂前地板上已铺满四字对联、七字对联,长长短短,墨香四溢。红包也像枫叶般向我飘来,这是我收到红包数量最多的一次,还装下了满满的祝福。

一阵忙碌之后,左邻右舍都带着自己心仪的对联走了。这时候爸爸、阿舅、阿姨他们也来了,大家一齐贴好对联。外公则对着去年的年画自言自语地说:“今年国家领导班子改选了,但年画还没出来,只能等到年画出来了再换吧!”手里则拿着洁白的抹布在年画上擦。我定睛一看:堂前左侧墙壁上是七个国家领导人的头像: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堂前正南位则是新中国成立前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的图像。外公还对我说,新一届领导人是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如数家珍。

我心里思索着,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过春节可以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最终表现的精神思想是统一的,都反映了一种国和家的团结、和谐、美满、幸福。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