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永远比“拿”愉快600字

一位美国青年女教师在参观雷锋纪念馆后,深情地在留言簿上写道:“雷锋属于世界”。

雷锋精神早已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肌理,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雷锋精神不仅温暖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世界许多善良人的眼睛。雷锋精神像种子,一旦埋进土里,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开出一朵朵鲜艳的花,这花就是道德。

道德之花一旦绽放,它将是一缕阳光照耀着大地;它将是沙漠里的一滴水给人带来生机;它将是一首歌谣让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它将是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是否愿意用短暂的人生做点有价值的事?学习雷锋精神就是学习他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高尚品德。

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爸爸妈妈经常教导我要做一个不骄不躁、善良、感恩的孩子。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当我从新闻里看到许多让人落泪的感人事迹的时候,我无比的感动。尤其当看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的画面,我的内心感到心痛和担忧,着急的我和妈妈商量:“妈妈,我们能为灾区的孩子做点什么吗?”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捐款、捐物、能捐的都捐。”于是我和妈妈各自分工:妈妈立刻上网查找捐钱的账号和捐物的地址,我则收拾棉被、衣服、裤子等灾区需要的东西。一个大早上,我们把该准备的事情都准备妥当了,妈妈通过网上银行给灾区捐了一千元,然后我们把棉被、衣服、裤子等东西打包好,我还在包裹里塞进了一个我心爱的芭比娃娃和我的存钱猪罐,我想给灾区的孩子带去一份安慰。下午妈妈便开车到物流中心发了包裹。我家并不富裕,我们捐的钱也不多,但这是我们情系灾区的一片心意。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妈妈给我读过的一个故事:有一年,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去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不久,他就跟着妈妈回俄国去了。春天,儿子种的花开了。高尔基看着窗子下面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意思是这样的: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下来了。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我们深知“给”永远比“拿”愉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妈妈希望我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我做一个有利于社会,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

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别人关爱自己,帮助自己,那种被关爱的感觉是幸福的,甜蜜的,快乐的!相反,别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是啊,只有人人都奉献自己的爱,我们的世界才能永远充满快乐!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