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成了食品安全的“专家”

我再家常常唱着“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个草”来夸我妈妈,

自从电视里看到奶粉吃出大头娃娃,造成致病事例,让我们大吃了一惊!原来仅看食品外包装上的厂名厂址和有效期还不够,因为食品里面含有的成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现在某些厂家太缺德了,只顾赚钱,不管别人的身体健康。

从那以后,妈妈购买食品前,都要上网查询或向别人咨询一下:该食品是不是有问题,能否购买?、哪些食品既卫生又健康?在生活中逐渐也积累了一些食品知识。她时常告诉我,凡是色、香、味和组织形态等感觉有异常的食品就有不安全的嫌疑。

我总结一下,妈妈向大家提醒要注意提防的几点是:1、外表过于“艳”丽的食品,就要留个心眼,是否添加了色素? 2、呈不正常不自然“白色”的食品,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处理剂等有毒有害的漂白化学品的危害。3、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4、“反”季节食品予以警惕。5、“低”价格食品防止猫腻。价格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肯定会有“猫腻”,当然市场上也有价廉物美的食品,但在无法辨明真伪优劣的情况下,宁可买价格相对高些、有质量保证的大型企业产品。最后,还要看清食品外包装上的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址和牌子,必要的话保管好购物发票,便于发生问题时处理。

现在妈妈买菜坚持“望、闻、切”:看起来可疑的菜不买;闻起来有异味的菜不买;即使菜的外形和气味过关,切开来看里面可疑的也不买。妈妈成了鉴别问题食品的“行家”,街坊邻居都喜欢搭妈妈一起去买菜,不为别的,图个买得放心。

我的健康真的离不开食品安全的“专家”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