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湖里山炮台有感1000字
作者:孙敏 时间:2020-11-09 18:26:19 我要投稿!
春风送暖,大地回春,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我游览了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厦门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西南部,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当初修筑此炮台用了五年时间。寨墙台基系用乌樟树汁、石灰、糯米与泥沙搅拌构筑的......”听到这,我感到无比惊讶,这历经了鸦片战争的伤痕累累的炮台竟是用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做成的。
踏上一级级石阶,迎着一丝丝春风,我登上了胡里山炮台。
眼前,一片炮的世界,长炮短炮,大炮小炮。最显眼的是一架被安在一个石棚下的超长炮,足足有7、8米长。炮口粗得可以同时塞下三个人,真是炮中之最啊!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个旅游团,议论纷纷:“这些炮还真大呀!”“够大才能保家卫国!”管理员解说中,我了解到:“四轮枢机磨盘炮车、大炮是鸦片战争中最先进的火器,当年英国人的大炮可以旋转,可高可低,而我们的炮做不到这点。在两次鸦片战争当中,英军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进攻,就是因为包括石壁炮台、镇江炮台、虎门炮台等在内的炮口都是四方形而非扇形,只能直射,不能左右转动,无法适应战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林则徐和龚振麟发明了四轮枢机磨盘炮车、大炮,一个人就可以旋转360度。”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认识了炮台背后的那位英雄——原来,这炮台保卫了国土,这炮台凝聚先人的创造智慧,这位英雄就是林则徐……
听着听着,我联想起,1900年的那个炎炎夏日,日军制造了火灾,并以东本愿寺被焚为借口,公然派兵登陆厦门,妄图独占厦门。消息传到胡里山炮台,守台官兵立即脱去炮衣,掉转炮口,对准鼓浪屿海面的日舰和日本领事馆。日军慑于大炮的威力,不得不于8月31日撤兵回舰……炮台的研制给了我们一份自信,多了一份安全的保障,甚至增添一个民族的尊严,一切智慧的源泉来自于林则徐的那份爱国情怀,炽热的爱国之情。
继续往下走,路过胡里山炮台机器人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参观。我刚走进大门,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身着清朝官员服饰的“人”,我刚走近他,突然他开口了:“依我看,这攻击的位置实在不妥当,应当换一个,恳请林大人准许!”我顺着这“人”的目光,看到了正坐在公堂上的林则徐。他神情严肃,手扶案板,略显清瘦的脸上浮现出一股浩然正气。思忖一会儿,他捋了捋胡子,说:“我明白了,那我们一起来确定一下这最后位置吧!……”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之间,我看到了人物身上保卫国家的雄心壮志,看到了英雄则徐严谨的工作作风;想到了没有英雄的反抗,怎有庶民的觉醒?没有英雄的崛起,哪有民族的捍卫?......
湖里山炮台一日游结束了,我看到了威风凛凛的大炮,心中更怀揣敬重之意,乘着公交缓缓地向前,满目灯红酒绿,大厦林立,沉思着,今天的我们该是如何以历史为戒,承前启后,接过英雄保家卫国的接力棒?我想,不变的真理唯有——知识才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