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林则徐”作文800字

轻烟萦绕的虎门前,黄沙漫天的戈壁中……多少次,在朦胧中我梦到了他,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身着朝服,手抚长须,目光坚毅,遥望远方……

时光追溯到19世纪3O年代,当时的晚清政府正处于一个风雨飘摇,国势日衰的历史时期。烟毒遍及全国,不计其数的中国同胞,沦为了大烟鬼。就在这危机四伏,千孔百疮的时候,林则徐置个人荣辱安危于不顾,以极大的民族责任感和忧患感,勇敢挑起拯救民族危难的重任,义无反顾地踏上同不愿甘拜下风的众大臣和利禄熏心的列强公开作对的禁烟之路。一八三九年,他在虎门用翻滚的石灰水,亲自组织销毁了二百多万斤的鸦片。这一气吞山河的壮举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袅袅轻烟在虎门的上空氤氲许久,这并非硝烟,而是一种比硝烟更为复杂的烟气。硝烟仅仅是掺杂了战争的气息,而在这烟里,除了战事,更多的则是一位仁臣志士的血性,一位爱国者的痛楚以及一位中国人的决绝。

然而,在一个没落的王朝里,林则徐终究是不得志的,在虎门硝烟事件了结后不久,他便被贬到了落后而又遥远的西部——新疆伊犁。那个遥远的如同隔世的地方,林则徐依然是一个在时局的洪流里逆流而上的勇者。他本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接受了一项名为“改革”的考验。他坚持不懈地推行“坎儿井”,这使得干旱的戈壁潜来了一股隐隐的绿色,一股隐隐的清凉。因为拥有了极度匮乏的水,伊犁的老百姓对这位大清朝最后的仁臣感恩戴德。

通过林则徐徐坚强的身躯,我不仅看到了做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责任,更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这简单而又高尚的心灵和传统的儒家底蕴融合在一起,才形成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品格和爱国情怀。

逝去的时光终将流为历史,今天也即将成为明日的历史。但在这个漫漫的时间漩涡里,总是有一些像林则徐一样的仁人志士,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