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700字作文六年级
作者:张博 时间:2021-12-08 16:21:20 我要投稿!
【第1篇】
油锅中的味道
再过几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那玻璃被擦得可以当镜子使,左邻右舍喜气洋洋地提着一大袋一大袋的年货往家里搬,楼道中充斥着酱牛肉和糖果的香甜味道。爷爷奶奶和我也置办起年货来,我问爷爷:“今天我们做什么年货?”爷爷笑了笑:“不告诉你,你猜!”
爷爷先从冰箱中提出一只大塑料袋,往案板上一放,去了塑料袋,一只肥鸡呈现在眼前,我心中暗想:“这是要做烤鸡吗?”想到这里,口水便禁不住“飞流直下三千尺”。爷爷将鸡在厨房的案板上理了理,然后向刀架伸出手,我立刻明白了他要什么,手忙脚乱地将一把沉重的斩肉刀小心翼翼地放入爷爷的掌心。这时我看到餐厅的奶奶已经拿出面粉,粉面和盐,五香粉,胡椒等各种调料,调起糊来。
“砰砰,砰砰,砰砰……”耳边传来一阵声响,我转回头一看,只见爷爷拿着斩肉刀向那只鸡发起猛攻,我拿着沉重如山的斩肉刀在爷爷的手中就像羽毛一般轻盈,劈下来的刀看起来就像一道银雾。那有节奏的砰砰声,奶奶调糊时不时碰到不锈钢盆发出的叮当声,混合起来像一场喜庆的交响乐,以至于停下的时候都觉得有点意犹未尽。
就这样,不到两分钟,一大只鸡就被“大卸八块”,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爷爷又拿水冲洗了两遍,然后放进盛满糊的盆中,用一双筷子翻搅盆中的糊和鸡肉,让每一块鸡肉上都均匀的涂满糊。终于裹好了,完美!我看着这种食物,总是觉得眼熟,看着,看着,“对,酥鸡,河套硬四盘之一,就是它!”
爷爷将酥鸡分成几批倒入一口早已恭候多时的油锅,油在锅中“滋滋”地笑,似乎在说:“来吧,来吧,不管来多少,也炸你个透心热!”一会儿,香味便飘出来了,我跑过去一看,表皮已经被炸得金黄,我立即喊:“爷爷,该出锅了!”“再过一会儿,还没有熟!”剩下的时间纯粹是煎熬,我的心如同在锅中的酥鸡一样翻滚,不知道过了多久,爷爷才不紧不慢地将酥鸡捞出锅,我的嘴坝再次被口水的洪流击垮,香气飘到了楼道里,引得邻居家的狗汪汪地叫;香气飘到了小区里,小区里的人们啧啧称赞;香气飘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啊,这就是年的味道!
【第2篇】
填仓节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按照孝义这里的规矩,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据说,这一天是仓王爷的生日。人们希望能托仓王爷的福,来年五谷丰登。妇女们拿着装有谷物的簸箕,做倾斜状,让其随风吹。风将秕糠吹走,留下果实。
我以前是不知道有填仓节这个节日的。8岁那年,妈妈买了几个名叫灯瓜瓜玩意儿回来,只见它们一个个形态各异,有的兔子、牛,有酒盅、酒壶、盘子,还有农作物……
“妈妈,这些灯可以吃吗?”我盯着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试探性地问妈妈。
“当然,这是用糕面包上馅做成的素糕,等祭祀后,就可以吃啦。”
我迫不及待地找来打火机,点火,祭祀。
“干啥呀?得天黑了才能点!”妈妈眼疾手快,夺走我手中的打火机。
“不是祭祀后就能吃吗?”我不服气地小声嘟喃着,但介于妈妈的威信,我只好抱着我的小闹钟,守在阳台,望着那深邃的天空。
五分钟,十分钟,一小时……月亮终于露出了笑脸。我赶紧拽着妈妈点火,祭祀。没几分钟,整个屋子清香四溢。我情不自禁地舔着早已干巴的嘴唇。一会儿吃到嘴里一定软糯香甜,虽然没有经过油炸,但肯定比油糕更加自然醇香,我一定要全部消灭掉。
谁知那火焰却异常活跃,我愤愤地凑上去就要吹灭。这一举动又被火眼金睛的妈妈发现。这次,妈妈没有批评我,而是耐心地给我讲起了有关填仓节不平凡的来历:
北方曾闹了三年旱灾,当时农民颗粒无收。可是,皇帝根本不顾百姓死活,依旧强征皇粮,到处呈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景。给皇帝看粮的仓官一心为百姓着想,不顾自己性命,违背皇令,毅然打开粮仓,救济灾民,随后放火烧仓自焚,这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五。后人为了报答仓官的深情厚意,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清晨,就会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并在囤中撒以五谷,镶上花边、吉庆字样。
一年一度的填仓节又来了,我和妈妈再次点燃了瓜瓜灯。看着闪烁的灯光,我的嘴角漾起丝丝笑容。小时候贪吃的我,严厉而温柔的妈妈,随着风光欢快地跳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