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除夕

除夕的饺子

身处北方的河南人,在过年时要做很多事,像炸年货,骂社火,祭灶官,磨豆腐等,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包饺子了。

相传,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张仲景所创,当时是药用,用面皮上祛寒的药材,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明清朝时,春节吃饺子的习俗盛行,取“更岁交子”之意,以示辞旧迎新。直到今日,过年吃饺子已是人们一直保留着的习惯。

在除夕的那天下午,全家老小就要一起动手包饺子了。男人们剁肉,切菜,把所有食物全拌成细稠的馅儿。同时,妇女们开始揉面,等面团发醇得细腻柔滑,白白胖胖时,就把它搓成长条。小孩子兴奋地过来,帮忙干些简单的活——切面剂子,大些的小孩还能擀面皮。接着是重头戏了:老人们坐在正中,教大家包饺子。包好的饺子各有不同,但都是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起。

到了傍晚,家家户户都开始煮饺子,房顶上,炊烟缕缕。孩子们围在锅边转,不住地咽着唾沫。大人们出出进进地准备着,往小碟倒醋,添蒜末,把碗筷在餐桌上预备整齐,匆匆的脚步声不断。等到饺子们浮在水面上膨胀了,便可捞起,上桌。饺子胖胖的,恰似一个个元宝,挤在盘子里,看起来很可爱,令人有种想大饱口福的冲动。

孩子们满心欢喜地跑来,饺子的香气扑面而来,腾腾升起的蒸汽熏得人立马就暖和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个饺子,蘸了蘸调料,塞进嘴里,齿尖穿过薄薄的面皮咬到里面的肉馅,汤汁瞬间爆出,充盈至整个嘴里。接着便尝到了醋的酸和蒜的辣,再细细咀嚼,肉馅鲜香有嚼劲,配合上些许面皮的软糯,再加上调料的点缀,美味在嘴里蔓延开来,一切都是如此恰到好处,嘴巴非常满足。咽入胃中,胃暖和了,心更暖了。一家人团团坐在一起,个个笑容满面,品尝着年夜饭的饺子。好一幅其乐融融的家庭画面!

除夕这天,在外奔波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都会赶回家来吃年夜饭,代表着有一个好的归宿。而饺子也是什么都无法代替的重头戏。也许,在年夜饭时吃饺子,不仅是有好的寓意,更是为了让一家人珍惜团圆的美好时光,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过一个美满幸福的年。

到了初一,大家走亲访友,又能吃到许多美食了。但是人们最爱的,也许还是除夕的,以美满为皮,团圆为馅,用幸福包起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