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的邓稼先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20世纪90年代,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撼。他就是那个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邓稼先。

1924年,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毕业于西南联大,此后前往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像他这样的人,本能留在美国,过上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日子。可他却没有这么做。一毕业,就立即回到了让他思念已久的祖国,牵挂不已的家乡。此后,他就始终为祖国的未来奋斗着。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30分,一声巨响震彻神州大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了!这是中国历史的一座丰碑,是带领中国人前行的脚步!而这也正是邓稼先率领的团队完成的。从1840年的甲午战争至1860年的八国联军,这20多年来任人宰割的时代全被这爆炸声带走了。留下的只有回荡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巨响,带来了美好未来的期望。

而这次伟大的成功,是与邓稼先几十年的奋斗分不开的。他在研制的过程中费尽心血,每天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一年几个昼夜不睡,日复一日,她的身体终是承受不住那么大的放射和疲劳,患上了直肠癌,在1986年7月26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顿时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没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邓稼先验证了这句话。“两弹元勋”用生命谱写了历史,填补了中国历史的空白。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迎着祖国美好的未来上前去!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