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

登高不一定能够望远,但望远必须登高。

——题记

有诗为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写出了诗人想进一步穷目力之所及,放眼远眺,欣赏更加雄伟壮美的景致的强烈愿望。“欲穷”、“更上”,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路是被人踩出来的,理想是靠不懈的追求实现的,美好的生活也是因艰辛的努力而得来的。人类在探寻美丽风景的征程上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足迹:从欧洲封建王室开辟新航路到中国明朝徐霞客游遍湍流峻岭,从西方的《马可波罗行记》到东方的《水经注》都留下了人类为追求梦想而留下的足迹。他们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的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最终他们站到了高处,看到了远处。他们不仅升华了自己的生命,更提升了人类历史的高度。

登高更是望远的基础。有诗为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没有“凌”就没有“览”。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所以必须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和毅力。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实现太空漫步的国家,这是我国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征程中的又一伟大的壮举。

可这成功历经了16年的艰辛,广大科研工作者含辛茹苦、日夜奋战,是多么不容易呀!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起飞,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飞行到神舟六号两人多天飞行,在实现了一系列从梦想到现实的突破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迈进了一个重大的跨越关口。

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牛顿站在与巨人相同的地面上,会有他的“三定律”吗?当然,这是牛顿的虚怀若谷,这句话更多地是赞扬前人的努力,但我们也不难看出登高而望的牛顿,他的目光比别人看得更远。从这里,我体会到了望远的基础、成功的真谛——登高。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