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历史与文化的饕餮盛宴

走进瑞安博物馆,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古朴典雅的历史感迎面而来,使我沉浸在无限的回忆与遐想之中。

大厅中的石壁上刻画着古代船夫的渡船在运河上来来往往的景象,不论是人工,还是机械制造,这都是一件庞大而复杂的艺术品!

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展厅,灯光霎时黯淡了,平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我慢慢地走,用眼睛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件艺术品。因有玻璃保护,我只能尽量靠近展品,把脸贴在玻璃上,睁大眼睛,将每一件艺术品尽收眼底。

一幅幅书法作品令我大饱眼福。这些墨宝,或笔走龙蛇,无拘无束,潇洒挥毫;或蝇头小楷,细腻工整,令人赏心悦目。字幅形状也不同,或方形,或扇形,或圆形。质地更是有异,或竹,或皮,或木。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材料,使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又近了一步,对这位书法家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带着扑鼻的墨香走进陶瓷的世界。选土、制坯、烧陶、上釉、成型……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品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不同时代的瓷器体现出不同时代的风格。产自于战国时期的陶器,离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已残缺不全,但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与智慧,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结晶!

这些瓷器,用途各不相同,或饮食,或盛物,每一样都有自己的用处。上面的底色或黄或白,淡雅而不庸俗,有的描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还有的在茶壶上题诗一首,若边品茶边思其意,多有闲情雅致啊!陶瓷真不愧是“土与火的艺术”!

再步入绘画展厅,享受色彩带来的美感。古代的画家极有兴致,看见什么画出什么,且画得极其神似。画上的一只孔雀,远看只觉色彩斑斓,近看时,一根根孔雀毛历历在目,多细致啊!水墨画却不相同,大多只有墨一种颜料,却有浓有淡,有轻有重,渐变得十分得体。加点水的淡墨,接近灰色,在画上如同袅袅轻烟升起,极淡极细,似一阵微风就能把它吹散了,若有若无,一丝一缕地悬在空中。若不加水,便是浓墨,粗黑的线条在纸上尽情泼洒,随心所欲,狂放不羁。

似穿越的,来到了米塑展厅。何为米塑?便是用米来塑造出大地上的万物。听同行的朋友说,因米接近人的肤色,所以用米来做材料,我真讶异且赞叹老祖宗的创造力。屏幕上为我们一一展示了米塑的制作过程,我真看得如醉似痴了:只见民间艺人手拿小米团,用小刀轻轻一划,又用手一捏,奇了!如变戏法一般,一个极其小巧玲珑的鼻子就这样成形了……我不禁想起曾看到过的蜡像,据说以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最为著名。而咱们中国的米塑与其相比,丝毫也不逊色!

一时恍恍惚惚的,出了展厅,阳光直射,竟有些不适应。是在展厅里呆了太久的缘故吧?望着往来不多的人们,发现自己原来是在这些历史文物中来回穿梭游走的匆匆过客罢了。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