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此时已是夜深人静的,我做完作业,站起身来舒展身体时,无意间睹见了那朵兰花,虽已日益枯黄憔悴,却仍然芳香四溢,我不由得想起了这朵花的由来,想起了那个雨天和那个卖花婆婆……

那时正值倒春寒,又恰逢春雨,路上行人打着伞,思考着公司里的勾心斗角,匆匆而过。我从辅导班出来准备回家。

走在路上,回想着老师讲的雷锋精神的内涵时,我看见路边一位老婆婆,60岁左右,拿着一个铁盒子,每有人经过,她向他们说些什么,他们却一一摇头拒绝。此时,我的人道主义精神闪烁起来,欣心想:这位婆婆的子孙肯定一个都不成器,让她在该享福的年纪吃苦,在该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得自力更生。我便摸出口袋利那仅存的十元钱,向婆婆走去,想为她送去陌路上的一点温暖。离她约五米远时,我整整衣领,沉沉气,然后快步走上前去,婆婆纹身转了过来。

“婆婆,您好!这……”待到我看清婆婆的盘上赫然摆着兰花后,另外半句话便被我生生咽了回去,婆婆一呆,马上明白了,笑着说:“难得有这么有爱心的小伙子了。你不用担心,婆婆我可是自食其力。”我暗抱怨自己的眼神,这都能看错!为缓解尴尬,我问婆婆:“您的兰花怎么卖?”“不贵,三元一支。”我便买了两支,本欲不用找钱的,可婆婆止住了我:“赚得要安心。”

回去的路上,我端详着那两朵兰花,清香洁白,不同于花卉市场上花的那股硫磺味。老婆婆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仍然坚持卖花,不摇手乞怜,而是自力更生,这种精神使我感动,使我温暖,使我感到人性之善。

教师评语:兰花,被称为花中君子,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含义,是道德的典范、感情的寄托和美好的象征。本文以花喻人,赞美了老婆婆自力更生、不摇手乞怜的高洁品质。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