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第1篇】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我们从小就要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会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道德,伴我们一起健康成长”!

【第2篇】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来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都”著称于世,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们的宽容,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美德是一种风,可以让我们生命中的微笑时时绽放;美德是一种雨,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田,助我们成长;美德是万物中最美的阳光,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宝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四大发明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文明起源于人类,它随着人类的推进不断前进,融入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为老人让座,向老师问好,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每一个文明的行为,都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闪光点。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他们的人生因讲文明,行美德而得以充实,放出光芒。

最美教师张丽莉,她的事迹引发了一场“爱的接力”。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她一把推开已吓坏的学生,自己却被车碾断双腿,以至双腿高位截肢,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数以万计的人为她祈福祝愿。张丽莉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她用事迹行动诠释了高尚的师德、美德。这一次,当张老师心怀师爱时,温暖的不仅是学生的心,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心!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从一个好公民,好学生的准则要求自己。就如少年黄柯一般,自知生命不久,还要与父亲走遍中国,感谢恩人,死前捐献眼角膜,我们应以黄柯为榜样,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文明、行美德、树新风。文明就在我的身边,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成我阳光般的少年!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