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运河

星期三下午,我和同学们怀着愉悦的心情,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同游览了古运河,体验了千年古运河的风情,更感受到了近几年古运河的巨大变化。

走在南长街的小路上,听着老师给我们介绍清名桥:清名桥,原名清宁桥,是单孔石拱桥,由花岗岩堆砌而成。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它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朝万历年间,是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后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改名清名桥,也有人称它为“清明桥”……

忽听有同学喊起来:“瞧,那就是清名桥,清名桥到了!”远远的,只见一座拱形桥映入我们眼帘,加之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圆,静静地镶嵌在这古老的运河上。沿着清名桥的台阶一步一步向前,我仿佛来到了那个以前的时代,两岸的大红灯笼似乎在告诉我们它当时的繁华。一条条古色古香的游船来来往往,给静谧的古运河增添了几分生机。

好事的同学,拿出自带的瓶子,灌了一瓶运河水。我挤过去看看,觉得这里的水还是有点儿浑浊,星星点点的,明显有悬浮物。仔细一看,水里面竟然有许多不知名的小红虫。

我们拿出预先准备好的pH试纸,测试了水质,发现pH试纸变成了黄绿色,运河水的酸碱度为7。原来这些小红虫也喜欢这种弱碱性水质呀!瞧,它们在水中多么自在。

过了清名桥,我们走进老街,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消防部门海宁救熄会。现存建筑一座,高两层,青砖清水墙,门楣留有会名,门上檐下的标志依然完好。环形内有一只钢盔、两柄斧头。它是无锡近代消防事业发展史的重要见证,也体现了古运河历史街区风貌。

今天下午,我们虽然没有坐在教室里学习知识,但我们走近古运河,学习到了许多教室里学不到的知识。真希望学校能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


内容推荐

【下一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