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朝花夕拾》
作者:安慈 时间:2022-02-05 12:27:00 我要投稿!
初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在去年暑假,就像与一位朋友聊天,聊他的童年、故乡、父亲、长妈妈、藤野先生……
再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在今年寒假,就像与老朋友重逢,来到百草园、三味书屋、读《山海经》、看五猖会……
《朝花夕拾》的独特之处,就是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展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那时,鲁迅先生在厦门的海浪声中,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先后撰写十篇回忆性散文,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有的记事兼议论,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语言简洁明快,读来令人兴趣盎然。在简明舒缓的文字叙述中,又不时夹杂有趣的议论和犀利的批评;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书题中的“朝花”,好像繁花似锦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书题中“夕拾”,好像夕阳西下旧事重提。在《朝花夕拾》中,采一束鲜花,拾一颗珍贝,实乃我等之辈的一件幸事。
《朝花夕拾》有十篇散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一个粗俗又讲究习俗的人。她没有文化,难免粗俗,从她的睡相和“喜欢切切察察”就可以看出。但她又懂得很多习俗,其中虽不乏迷信、落后成分,却也是一些民间的文化财富。阿长是一个不幸又渴望平安的人。她连姓名都不知道,没受过教育,青年守寡,命运坎坷,地位低下,但她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求“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平安无事。阿长是一个真诚、善良、体贴的人。她对“我”的“烦琐”教育,都是出于对“我”的真诚关爱,因为在她看来,只有遵守这些规矩,才能平安顺利。她给“我”买《山海经》,说明她真心关爱我、重视我的愿望。鲁迅先生在整篇文章中,凸显了阿长的朴实善良、仁厚慈爱,同时表达了对阿长的同情和愧疚、感激和怀念。
读到阿长妈妈,我不禁想起一个人。她是一个慈祥善良、勤劳俭朴、宽容大度的人。她没有高深的文化,却懂得很多知识,教我背《三字经》《弟子规》,给我讲《声律启蒙》《山海经》……她自己舍不得花钱,给我买衣服、买玩具、买书籍……却从不吝啬。她对我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求我健康快乐成长。她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出自对我的真诚关爱、无私奉献。即使在她病重时,还想着让我“好好学习”、“天天快乐”。她就是我的姥姥,辞了这人世,已经六年多了,但她的温暖和慈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是汲取人生智慧永不枯竭的源泉。鲁迅的作品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象征。
我忽然想起:是不是鲁迅创造了“朝花夕拾”这个词语,才有了《中华民谣》中的“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的歌词呢?
编者评语: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特别注重提倡阅读经典。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是汲取人生智慧永不枯竭的源泉。鲁迅的作品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象征。小作者再次翻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首先,小作者用“初读”、“再读”的平静叙述,道出了《朝花夕拾》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然后,概括介绍了全书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读《阿长与<山海经>》的体会,并且联系实际,回忆了姥姥对自己的关爱。结尾高度评价了《朝花夕拾》的艺术价值。行文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含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