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说课稿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5-26 17:17:19 我要投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位置》。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位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由于学生在四年级已经认识了在平面内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用“数对”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已具备确定物体位置的经验。所以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空间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以上教材及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通过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本节课重难点: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四、教法与学法:本节课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前几天,我们去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有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座位卡,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有两个同学拿着不同的座位卡却找到了同一个位置,并且都认为这个位置是自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可能会说:不理解座位卡上的位置是如何表示的,所以,出现两人争执一个座位的情况,因此,请大家小组讨论:怎样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呢?
学生可能会说:报名字,第X排第X号,用一个数字表示一个人……
师:如果用这样的方法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有没有更简单更便捷的表示方法?
让学生明白,学生的这些表示方法在表示位置时都会产生矛盾,因此,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促进学生进一步寻找更便捷的表示方法,由此,自然而然的引出“数对”的概念。
这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充分感悟“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对”的欲望。
2、自主探究
①明确行、列的含义及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一般规则。
当学生出现矛盾冲突时,我让顺利找到自己位置的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找到的。
由学生的发言中,引出列和行这两个概念,使学生明白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并让学生体会到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才使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有一致的结论,从而也避免了找错座位的现象。
②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这时,我再让学生讨论:
1)如果先表示行数,再表示列数,那么你能写出张亮的位置的数对吗?
2)如果不约定先表示列还是先表示行,你能判断(2,3)表示是那个座位吗?
从而使学生体会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这时,我说明,我们约定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在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是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④师生共同归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注意点:、
1)确定位置需要确定一个标准。
2)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3)一组数对只能确定一份位置,如果一组数对的两个数的前后位置变化了,所表示的位置就不同了。
3.练习
让学生试着用数对表示一些同学的具体位置或给出座位的数对时,让学生说出名字,猜猜他是谁等。这个环节围绕学生熟悉教师场景;来解读“数对”表示的含义,会使学生探究的过程更清楚,对数对的意义理解更深刻。
在进行练习时,我选择实际生活中的素材,如电影院、动物园、地图索引、国际象棋等例子,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不但能学到知识,发展技能,而且能深深感受到数学并不是书本上的枯燥知识,它的身影活跃于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学的价值。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简洁明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