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说课稿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5-27 16:31:49 我要投稿!
说课程序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
•五、说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教学评价和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
2、教材分析:
《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作者的生死观,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把握当下人生,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我想教学时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文章的这一核心教育价值,注意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情怀和他们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文言文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不够娴熟。并且高一的学生虽对人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感悟并不深刻,因此也较难真正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以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核心教育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我们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目标
《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重点班,一个精英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2)过程和方法: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把握作者的生死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根据情况采用了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最不可忽略的就是读,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我采取了个读,齐读,默读与精读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此外,精当的当堂训练和课后作业也能让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具体做法如下:
•1、诵读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精心运筹下,以小组或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教学要点或专题,展开议论甚至争辩,从而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五、说学法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激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因此,我制定学法如下
•1、对照课文注释,翻译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体会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
•3、反复揣摩,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感悟提升。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以读解文
•(三)以体析文
•(四)以时知文
•(五)以情悟文
•(六)以写品文
•(七)读出自我
•(八)当堂训练
•(九)布置作业
具体如下:
课时安排:2课时,分为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创设意境)
配乐《二泉映月》,由古人对生死进行的哲理思考引出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
理论依据: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境的创设,是激趣的第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设计意图:
综合运用多媒体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迅速进入情境。
二)以读解文,整体感知,把握文言基础知识.
•介绍王羲之,介绍写作背景,给出“兰亭集序”的解题。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照注释,翻译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归纳,总结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
设计意图
因为这是文言学习的两只翅膀之一,也是高考必考考点,学生必须掌握。因此,这是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
(三)以体析文
文章体制:赋
1.问题导入:兰亭集会环境如何?人物如何?文章怎么展示的?
2.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推举代表展示。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让学生关注集会的盛况(赋:铺排),这其实与作者情感的变化发展有关,唤醒学生对情感变化的关注。
•文言作品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又要不断唤醒学生生命中“人”的意识,以真正达到语文“人学”的目的。
(四)以时知文:知人论世
——发现具体的情感变化之美
•设问如下:作者经历如何?对他的情感变化有何影响?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从注释和资料上了解王羲之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
知人论世,是解读古人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方法,需要学生掌握,这样,更多的积累才能带来高考考场的沉稳冷静。在这个基础上对人性人情进行深层次挖掘,使学生把握本文情感。
(五)以情悟文
鉴赏作者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语句。
设问如下:第一段中,作者的乐因何而生?第二段中,作者的痛缘何而来?第三段中,作者的悲由何而发?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深入领会作品内涵的同时,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强化感悟能力。
(六)以写品文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前文已经设计了听、说、读的能力训练,此设计主要关注写的能力培养。
•设计问题如下:对出下面一副对联:
上联:群贤毕至,雅集鸿文传百代;
下联:
设计意图:文章之美,不光要感受到,最好能灵活运用。这篇文章刚好可以训练刚刚学习过的对对联,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七)读出自我
•我们学习一篇文章,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启发,教育我们。而这篇文章通过细腻入微的情感变化展现了王羲之对待盛衰、生死的独特感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思考生和死的伟大命题。
•设计问题如下:以秋天为话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设计意图:以主旨解读作为本课的小结,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总体把握,并促使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课堂教学,是一种心智活动,是教者、听者和作者的精神对话,师生都不得“灵魂缺席”。
•(八)当堂训练
美的文学作品总会给人带来诸多的审美享受,那么,你从《兰亭集序》中都读到了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理解,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为《兰亭集序》写一简短书评(教师出示例句),2分钟后以口述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答案。
•(九)布置作业
课后写一篇关于秋的随笔。(不少于500字)
在确保学生作为阅读、思考的主体的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以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课堂感悟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沟通,协作,并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设计意图:力图清晰明了,展现本文的核心教育价值:作者情感的变化,生死观。
兰
亭
集
序
乐—美景、聚会(1、2)
痛—痛惜人生苦短、世事无常(3)
悲—古人、后人—悲己及人(4)
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
设计意图:力图清晰明了,展现本文的核心教育价值:作者情感的变化,生死观。
七、说教学评价和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多重读结合法,讨论法,点拨法等,教会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文言赏读,提高了学生文言鉴赏的能力,同时,感受了兰亭集会之盛,之美,感受了王羲之深沉婉曲的内心世界,教育了学生审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