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短袜
一双短袜/【美国】威廉·莱昂·费尔普斯
【作者简介】
威廉·莱昂·费尔普斯(1865—1943),美国作家。
一个天气宜人的下午,我走在第五大道上,突然间想起该买双短袜了。我为何单单只想买一双短袜,这无关紧要。我走进映入眼帘的第一家短袜店,一个年纪不会超过17岁的少年店员迎上前来。“您想买点儿什么?先生。”“一双短袜。”他的眼睛顿时一亮,语气中带着一股激情,“您是否知道,您进了世界上最好的商店买短袜?”我对此一无所知,因为我进来完全是出于偶然。
他兴奋地说:“请随我来。”我跟着他来到商店的里面,他开始从一个接一个的货架上搬下一只接一只的盒子,取出盒子里面装着的袜子,供我一一挑选。
“等一下,年轻人,我只买一双短袜!”“我知道的,”他答道,“不过,我想让您瞧瞧这些短袜有多漂亮,多棒的短袜啊!”他的脸上露出庄严神圣而又欣喜若狂的神情,仿佛在向我揭示他所笃信的宗教的神秘所在。
我对他产生的兴致远远超过了对短袜的兴趣。我愕然地望着他。“朋友,”我说,“如果你能这样持之以恒,如果你这种热情不仅仅是出自一时的新鲜感,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坚持天天如此热情,那么10年之后你将成为美国的袜子大王。”
这个男孩对销售工作的自豪感和喜悦之情,使我为之惊异不已,本文的读者诸君恐怕也难以理解。在大大小小的商店里,顾客常常不得不耐心等候店员的接待。待到最后,某个店员降尊纡贵垂顾到你,你几乎感到像在打扰他。他要么陷入沉思冥想,痛恨别人的叨扰;要么在与年轻的女店员卿卿我我,你置身其间似乎感到万分歉疚。
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他拿着薪水去销售的商品,他都兴趣索然。可是十有八九,现在冷若冰霜的这位店员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也充满了希冀和热情。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工作令他不堪忍受,新鲜感逐渐消磨殆尽,他只能在工作时间之外寻找乐趣。他成了一个机械麻木,而不是富有激情的推销员。变得机械麻木之后,在工作上他也逐渐不能胜任;接着,他会看到对工作积极热情的年轻店员获得升迁,跃居他之上。他变得阴阳怪气、心存不满。他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尽头,已是身无长物。
在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中,我曾耳闻目睹不少这种令人感伤的生活颓废,因此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机械麻木地对待工作,注定了要走向失败这条死胡同。例如,世界上没有比《圣经》更为伟大的文学著作,没有比宗教更为激动人心的话题。可是我聆听许多福音牧师在教堂诵读《圣经》时,发现他们既没有丝毫的兴致,也没有强调的气势,而他们本来应当仿佛刚刚通过无线电接收到万能的上帝口传的福音那样诵读《圣经》的。我听过成百上千次机械呆板、单调乏味的布道,要是把布道者换成一只学舌的鹦鹉,感染力也不会因之逊色多少。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都有不少教师似乎比他们最愚钝的学生还要愚钝;他们敷衍塞责、装模作样地讲授课程,实际上如同电话机一样缺乏亲切感。
在阅读《爱德华·博克的美国化》这部佳作时,博克关于商业竞争的言辞令我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博克在刚进入某一行业时曾预计会遭遇最惨烈的竞争。可是实际上,他没遇到任何竞争,而是发现,假如一个人为自己创造必要的条件,世界上最易如反掌的事莫过于获得成功。
博克与其他几个小伙子同在一家公司供职。他是唯一提前上班的人。在午间用餐时,其他人对生意上的事情从来都只字不提,谈来谈去都是他们的女友、体育活动或各种放荡不羁的话题。他是唯一下班后仍然留下来工作的人,他也相信自己是晚上唯一脑子中依然考虑工作的人。
博克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晋升,脱颖而出,究其原因有二:首先,他使自己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其次,他从工作中而非工作之外的放浪形骸中,获得了最大的人生乐趣。
一个人被一份新工作的新奇感所吸引,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在人生中的每一天都保持这种创业时的热情,每天清晨上班时都满怀激情。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将人生中每一天看做自己在人世间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每个人都需要放松、需要娱乐,但是一个人的主要乐趣不应在其日常工作之外而应在工作之中。儿童的快乐与成人的快乐之间,首要差别在于儿童的快乐取决于和日常生活不同的事,如野餐、远足或其他形式的休憩。但是对于有事业心的男男女女而言,快乐在于日常工作本身,而不是打破生活常规。人们希望生活别出现变化,希望他们保持身体健康,以便继续从事他们为之倾心的职业。
童年自有童年的享乐,成年自有成年的乐趣。但不幸的是,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处在童年时期。
【赏析】
快乐在于工作本身。一个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的人,从来不会感到不愉快,更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学会热爱,我们就能多一份生活的激情,就会充满活力。
作者以生活中的一个小事件引发开来,阐发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的种种思考,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