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得三

【原文】

陈亢(1)问于伯鱼(2)曰:「子亦有异闻(3)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4)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5)其子也。」(《论语·季氏第十六》)

【注释】

(1)陈亢:亢,音「抗」,即陈子禽,孔子的弟子。

(2)伯鱼:孔鲤,孔子的儿子。

(3)异闻:特别的教诲。

(4)趋:疾走。

(5)远:音「院」,不偏

【语译】

陈亢问伯鱼说:「你有没有听到你父亲特别的教诲呢?」伯鱼答说:「没有。有一次,父亲一个人站在厅堂,我很快地走过庭院,父亲就对我说:『你学《诗》了吗?』我说:『还没有。』父亲就说:『不学《诗》,怎么能心平气和地和人讲话呢?』我就退下去学《诗》。有一天,父亲又一个人站在厅堂,我很快地穿过庭院,父亲说:『你学过《礼》了吗?』我又回答:『没有』。父亲就说:『不学《礼》,怎么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我就退下去学《礼》。我所听到的教诲,就只有这些。」陈亢退下,很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反而得到了三件:知道学《诗》的道理,又知道学《礼》的道理,还知道君子对自己的小孩也没有特别偏私。」

【研析】

本章言学《诗》及学《礼》的重要。为什么孔子说《诗经》就可以懂得和人交往谈话呢?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事理通达,而心气平和,故能言」。《诗经》记载包括自然、政治、宗教、昆虫等多方面的事物,所以学之后,自然明白事理并懂得与人交往。那为什么学《礼记》可以懂得立身处世之道呢?因为《礼记》记载各种礼节的道理和规矩,详加了解,便能对涵养品德产生潜移默化之效,自然处世稳重。此外,由文中可知孔子教育学生和儿子的态度并无二心,真不愧是无私的教育家。

【延伸思考】

1、陈亢为什么会问伯鱼那些问题?你曾经有类似的经验吗?现在想一想是什么心态下的体现?

2、古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你觉得现代的人要学什么才懂得「言」与「立」的分际?

【阅读资料】

《诗经》里的智慧

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历史流传下来的古诗有三千余篇,是孔子从其中选录了三百一十二首,而成了后来的儒家典籍之一的《诗》,所以孔子本人就有「诗三百」之说。只选录三百余篇,取其十分之一,可见其简和谨慎。

古诗的来历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汉志》云:「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礼记·王制》亦有「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诗》中的「风」,就是由各地方采集而来的。古代官府采诗,是为了了解各地老百姓的风俗和生活状况,从而纠正自身的不足和错误。古人咏诗,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抒臆,也不像今天的人在那里发泄个人情绪。古人的言行,都是符合道德的。此外,按今天的标准来看那时候的人,简直是出口即成颂,发言便成诗。言行都不离于道德之外,当然是简洁美好而又涵深刻了,因为有道德的深层涵在里面。

《诗·邶风·简兮》表面的意思描述了一种叫做「万舞」的大型宫廷舞蹈场面。这种舞蹈先是武舞,舞者手执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执禽羽和乐器。《简兮》有言:「硕人俣俣,宫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意思是一个魁梧的大力武士在领队舞蹈,手里拿马缰绳就像拿自己的帽子带一样。那么雄壮威武的战士,却这么惜马匹。对一匹马尚且如此,那他对人会是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当时的人认为,只有符合了做君主和父母的道德标准,才可以说是称职的,也就是作为君主要尊敬臣子,作为父母要慈子女,只有这样,臣子才会发自心地忠诚,子女才会发自心地孝顺。因此,看到武者表演得这么生动,让自己也深受教诲,观看的君主就高兴得赏赐了舞者一爵酒。

这首诗是观看的老百姓作的。百姓不但看懂了舞蹈的场面,还看到了里面的道德涵。这可以说明当时的人都是具有高尚道德的。读到「执辔如组。」孔子说:「审此言也,可以为天下。」可是子贡却只看到了这乱哄哄的场面。就说:「怎么这么乱糟糟的!」孔子就跟他说:「不是说乱哪,表面的场面好像乱,其实是井然有条的,是宣化道德的。」(谓其为之于此,而成文于彼也。)是啊,懂得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别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尊敬和客气、宽容,这就是孔子的仁恕之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因此古人认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在孔子看来足够治理天下了。《易》里面有同样的道理:「运于近,成文于远。」

在古代,文的一个意思是道德,比如:文治,以道德治理国家;文化,用道德化育百姓;周文王的文也是道德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经天纬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道德必然是能够经天纬地的了。孔子所慨叹的「斯文」应该就是斯道德也。

那么武在古代的意思是什么呢?根据甲骨文的象形来看,在古老的过去,武是从止从戈,可不是今天的用武力制止、用蛮力压制等简单的野蛮行为。在《易经·系辞下传》记载着这样的话:「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首先,他们根据乾坤的大道,也就是天地的准则,采取修己的方式,也就是遇到问题看自己的方式很好地治理了天下。其次,当时这些君主在一般情况下为什么用木头做的弓箭刀等,却不用金石之利呢?他们只是希望用这些木头的东西来对自己的老百姓宣示威严而已。睽就是「君子以异同」(《易》) 。意思是大家彼此谁也不盯着谁,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自己看好自己,见戈之威而止,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就行了。

《诗》里面就有一首《兔罝》(罝,音「居」)是宣示这种武威的。里面有一句「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稀疏的兔子网,用木桩张在那里,就是说兔子除非自己往上撞,我们是不会去围剿它的。这种作风其实就像商汤王的「网开一面」。那么赳赳武夫呢,就像我们的兔子网一样,像坚强的盾和高厚的城墙一样,其威武雄壮是用来宣威的,是用来守卫的,完全不是像当今某些流氓政权的军队,是用来镇压屠杀老百姓的。所以,这种武士才能成为国君的好伙伴、知心。「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古之文,仁恕也威严;古之武,威严也仁恕。文武之道,莫不合于道德。可是,孔子为什么不直接宣化道德呢?为什么这么隐晦?我觉得,一是这是当时都不言自明的标准,二是古人的教化都是潜移默化的,都是劝善的,不是强迫的,有教无类,谁能悟到多少是多少,你天天吟诵,即使是再笨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不修道已在道中了。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古人表面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几句诗,深看下去却可以看到这么多的涵。那么我们今天以为简简单单的古代科技,难道会真的那么简单吗?古代文化的许多涵,我们之所以以前看不到,是因为我们都不能够真正从古人的观念看,都脱离了道德的基准。而古代的科技,其实我们也是忽略了同样的基准。

【课后作业】

古人表面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几句诗,深看下去却可以看到这么多的涵。你读过的古诗中,哪一首诗令你印象最深刻?请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