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1),民信(2)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3)。”(《论语·颜渊第十二》)

【注释】

(1)兵:军备。

(2)信:信任。

(3)立:成立、稳固。

【语译】

子贡问怎么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当政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这三项应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应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终究是要死的,老百姓如果不信任当政者,那么国家就不能成立了。”

【研析】

当政者要致力于三件最基础的事业,足食、足兵和让人民信任。“民以食为天”,“食”很重要,但是人民如果只求活命,不需温饱,那也不一定要依靠当政者。安全防卫也是,不一定非要跟着当政者不可。但是如果人民对当政者不信任,那么国家政事各方面,就很难推展开来,国可能会乱,无法稳固,这时候也别奢望要足食、足兵了。可见足兵、足食是建立在人民信任当政者的基础上的,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没有信任,也不可能交往,更不会建立起互动关系和随之而来的合作事业。以史为鉴,暴秦“弃礼义而上首功”(《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传》),形势逆转,没有征战的对象后,也就失去兵士对它的信任而很快乱覆灭;而宋朝重文轻武,偏重防,没有足兵,但还能让人民信任,所以国祚也长。当政者行仁政,广施德泽,必受人民戴,天下太平,丰衣足食。

【延伸思考】

1、当政者应当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或当政者无德,民心必不服。以德服人,心悦诚服,近悦远来;以力服人,以暴易暴,冤冤相报。想想看:以德服人的国家会不会被以力服人的国家消灭?为什么战国时代六国会被秦国并吞?那六国有行德政、施仁义吗?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政者应当谨慎体察民意向背,作为施政参考,不能违背诚信原则。古代明君他们懂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所以很能接受臣子的谏言,然而“良苦口,忠言逆耳”。要当一位勤政民的仁君,没有很好的道德修养可能吗?你最欣赏历史上哪一位明君?

【历史故事】

讲求诚信的唐太宗

唐太宗从大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大计出发,主张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开诚相见,才能治理好国家。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猜忌臣,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而自己以诚信待臣下,用人不疑,便赢得了臣下感恩图报、竭尽忠心。

贞观初年,有人向唐太宗上书,请求清除朝廷中的“臣”。唐太宗对此事很重视,亲自召见上书人,当面对他说:“我所任用的大臣,都是贤良之人,你知道谁是臣?”上书人说:“我居住在民间,不知道谁是臣。但我有一条妙计,请陛下试一试,一定能让臣露出原形。”太宗问他是什么妙计,那人回答说:“陛下与臣讨论国家大事时,故意坚持一种错误意见,并乘机大发雷霆。这时那些不畏龙颜震怒,坚持真理,敢于直言正谏,不怕斧钺之诛的人,便是直臣;反之,畏惧陛下的威严,只顾身家命,依顺陛下心意,迎合旨意的人,便是臣。”

太宗听了不以为然,对此人说道:“流水是否清浊,关键在于源头。君主是施政发令之源,臣民好比流水,泉源混浊而想使流水清澈,那是不可能之事。帝王自己玩弄、施行诈之计,怎能使臣民正直、诚信呢?魏武帝曹过人,常多用诡计,我看不起他的为人。如果我也像他那样去做,如何再去指责别人、施行教化呢?”

唐太宗又义正词严地对献计之人说:“我要使大信行于天下,以忠诚之心治国,决不搞歪门邪道。你的计策虽妙,但对我毫无用处,我绝不采纳使用。”那人听了满面羞惭,赶紧下殿,仓惶出宫而去。

但后来,唐太宗自己却犯了一个类似的错误。贞观初年,一些官吏贪赃枉法、收受贿赂、敲诈勒索,百姓怨声载道。唐太宗为此痛心疾首,决定杀一儆百,惩治腐败之风。但苦于一时找不到人犯,也抓不到赃证。太宗灵机一动,便暗中派身边一人,拿着财物去“行贿”。有一个看守宫门的小官不知是计,受绢一匹,私自开门放行。太宗抓住此人,立即要处他死刑。

户部尚书裴矩得知此事后极力谏阻唐太宗,他说:“此人收受贿赂,确实该斩。但陛下曾反对用诈术去清除臣,臣等至今记忆犹新。现在陛下设圈套,故意派人行贿,陷此人于死罪,这不同样是用诈术吗?这样治罪他人,恐怕不是陛下的初衷吧?也不符合以道德治国、以礼义教人、以诚信待人的准则。”

太宗听了裴矩的话极为高兴,表示反省,赦免了那个小官的死罪,并将此事通报五品以上的京官。下诏表彰裴矩据理力争的神,希望臣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