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原文】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第九》)
【注释】
(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
【语译】
孔子说:“三军虽众,可以把他们的主帅俘虏过来;但一个普通老百姓,却不能改变他的志向。”
【研析】
三军虽众,但是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茍守其志,不可得而夺。“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
“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讲,那是他人生努力的具体目标,如果能理智订定一个确切的目标,从中我们涵养高尚的人格与坚定毅力,并且往这确立不渝的目标努力迈进,不受威胁利诱,便能“始终坚守”直至成功。
古人讲:“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在立志与成功之间,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没有实际的付出,再高远的志向也是空中楼阁。
【延伸思考】
1、 请和同学分享你的志向。
2、 想想看,你打算如何实践你的志向?
【历史故事】
何为大丈夫
有个叫景春的人对孟子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各国诸侯都恐惧不安;如果他们平平安安的呆在家里,天下都没有一点生气。”公孙衍和张仪都是魏国人,游说诸侯的纵横家,能让诸侯互相攻伐,所以诸侯都害怕他们。
孟子说:“这怎么算大丈夫呢?你没学过礼仪制度吗?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由父母教导他成十人之后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而女子出嫁的时候,由母亲教导她做人十妻子应该遵循的规范,把女儿送到婆家大门,告诫她说:‘到了婆家,要恭敬谨慎,不要违抗丈夫的命令。’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以顺从别人、阿谀取容为正确的规范,那是妇人女子的做人方法。”
孟子又说:“立志要心存天下,非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不处,非天下最正直的道路不行。理想能够实施,则与百姓一起遵循前行;理想不能实现,则自己独行正道,独善其身。富贵不能让他迷乱本十性十、贫贱不能让他改变志向、威势武力不能让他卑躬屈膝──这,才叫做真正的大丈夫!”
(出自《孟子》)
【课后作业】
请说说看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你知道有哪些古代英雄豪杰之士的事迹符合此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