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原文】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4)也。”(《论语·述而第七》)
【注释】
(1)愤:心中想了解却有困难。。
(2)悱:音“匪”,心里有意见想表露却说不出来的样子。
(3)隅:音“鱼”,角落。
(4)复:意思指不会再继续教导。
【语译】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了解而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表达意见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它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研析】
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积极与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延伸思考】
1、你在学十习十碰到困难时,会先主动找解决方法,还是依赖老师给予解答?
2、什么叫“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你是老师,碰到这类型的学生,你会如何对待?
3、你对于哪一科的学十习十,会有“举一反三”懂得融会贯通的感受?
【阅读资料】
不耻下问
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十习十和发扬他谦虚好学的十精十神,因此特别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生前的为人配得上那样的谥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非常聪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而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
后来“不耻下问”就用来比喻不以向身份较低微、或是学问较自己浅陋的人求教为羞耻,也可形容人谦虚好学。
【课后作业】
古今有许多勤学的故事,请你找一篇感受最深刻的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