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 必有邻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1)。”(《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
(1)德不孤,必有邻:有品德的人,必有邻居。表示有德的人,必有同类的人和他亲近,绝不会孤独无助。与“得道多助”义同。
【语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
【研析】
“众人皆睡我独醒”、“知音难求”。一个禅者在他一趟朴实、平凡的人生中,又有几人能识、能信。然而“自古圣贤皆寂寞”,至圣先师孔子也曾遭到“东家丘之讥”。然而“德不孤,必有邻”,对于一时被他人的误解,我们不必在意,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牺牲可成就更多的人,因此吃再多的苦也无所谓,相信假以时日,这种为他人着想的无私十精十神必会感动善良及有志一同的人。因此该做的事仍要去完成,只要心安理得,问心无愧,无形中自有一股力量助你,这即是“德不孤,必有邻”的最好印证。而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真正考验,是我们是否有足够耐心、善心与毅力去克服困难,是否能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
【延伸思考】
1、古人说:“择善固执”,如果换成是你,你觉得该如何体现你的善意与无私而让别人接受?
2、虽然现今道德日益败坏,但是仍然有慈悲为怀,令人敬佩的善心朋友默默为社会大众贡献,你发现了他们的存在吗?请举例说明。
【历史故事】
神救清官
王春元,明代河间府饶十陽十县人,为人正派耿直。他在任凤翔县令期间,洁身自好,勤政十爱十民。有一年秋天,庄稼长得非常茂盛,忽然发现一种小虫,样子像蚕但形体略小,全身乌黑。它专门啃吃庄稼,毁坏力很大。全县各乡,都发现这种害虫。老百姓眼看田里的庄稼就要被夺走,十分痛心难过。王春元亲自带领农民去捕灭,也无济于事。万般焦虑,十精十力日渐衰病。吏员们劝他休息,他也不肯,并连夜写出一篇乞祷神灵的文章,十内十容是责己灭虫,求惠百姓。跪拜神灵并把文章烧化之后,很快就出现奇迹:全县农田里的这种病虫害,立即不见踪影,也不知道这么多的害虫,一下子飞到哪里去了。
王春元因勤于政事,积劳成疾,竟然病倒,百医无效。众百姓闻知,多为流泪,许多人乞祷神灵,保佑他早日康复。有一天夜里,王春元梦见一位神仙,向他说了一句话:“服补心丹乃愈。”天明后,就买来补心丹服下,病即痊愈。老百姓说:“王县令是清官,所以神救了他。”王春元得知自己生病期间,百姓们为他乞神,就说:“是众乡亲感动了神灵,神才救了我。”
噫!清官生病,神来救命;恶官巨贪,灾祸频生。善恶有报,岂可不信;弃恶从善,方有前程。
(出自《涌幢小品》)
【课后作业】
1、《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王春元因为什么而感动人民与上天?
2、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失道者寡助”的故事吗?请和同学讨论后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