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志于道
【原文】
子曰:“士志(1)于道,而耻恶衣恶食(2)者,未足与议(3)也。” (《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
(1)士志:士是读书人。志是心有所专。
(2)耻恶衣恶食:耻是羞耻,难为情。恶衣恶食是泛称生活极清苦,穿破衣,吃粗茶淡饭。
(3)未足与议:不必跟他谈。
【语译】
孔子说:“有志之士,既然存心在道,就不应该贪求享受,如果还以粗糙的衣服和简陋的饮食为耻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了。”
【研析】
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是道的问题。由此可知古人是能安贫乐道的。文章也告诉我们,应本着乐道固穷的十精十神进德修业。
【延伸思考】
1、同学之间互相比较穿着名牌时,你会动心吗?你自己如何看待此事?
2、对于吃,你会执着一定要吃什么吗?你如何放弃不好的心态?
3、西谚“吾十爱十真理”、东方“求道”均说出了人类之向往,你如何获得真理呢?
【说故事时间】
君子固穷
《论语》中记载:孔子与弟子们在陈国某地断绝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坏了,不能起身行走。子路满脸恼怒去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然也有穷困的时候,但能安守节十操十。不过小人困厄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原宪居住在鲁国时生活贫穷,房屋简陋、门窗不全,遇雨漏水,他却端坐在里面弹琴。接待子贡时,他头戴破帽,脚穿破鞋,拄着木杖倚在门边。子贡问:“先生生病了吗?”原宪答道:“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学道而不能去实践者才称病。我现在是贫,不是病。”
南宋的刘少伯,小时候很贫穷。后来担任武陵太守,却更加贫穷。有一次,他在家中盘算着钱财问题的时候,突然看见旁边有一个鬼在拍掌大笑。刘少伯叹道:“贫穷本来就是命定的,我却不懂,现在被鬼耻笑了。”于是不再盘算,仍然守穷。
常言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说:“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这才叫大丈夫。”面对贫穷时,能做到像孔子的弟子颜渊那样箪食瓢饮仍能安贫乐道的,才是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