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秦国求贤令 二 秦国特使来到了洛阳王城

公子卬从上将军府中回来,高兴得直想大笑大乐一番。

庞涓接到戎狄全军覆没的消息时,震惊愤怒得竟摔碎了手边一只魏王亲赐的玉鼎!多少年来,无论遇到多么难堪的困境,庞涓都从来没有失态过。这次他实在是忍不住了。他在六国会盟时表面上虽然对赵种的“两面夹击”不以为然,实际上却是非常重视的,甚至比赵侯本人还更清楚这步棋对灭秦的重要。他时时都在等待赵国特使的回音,准备一旦约定时日,魏国的十万铁骑就全数开到骊山大营,届时一鼓攻下秦都栎阳并占据整个渭水平川,让其他五国无可奈何。蹊跷的是,戎狄部族如何竟敢在没有约定的情势下举兵东进?他感到震惊的是,秦国军队又如何有如此强大的战力,竟是一鼓歼灭了戎狄八万骑兵?他感到愤怒的是,魏王竟是不让他全权调遣灭秦大计,以致延误时机。六国会盟之后,为了削弱赵侯的“两面夹击”的影响力,他曾对魏王提出早日进兵,魏国和秦国打到胶着状态时,戎狄从背后发兵同样是万无一失。可魏王偏偏不听,公子卬也竭力主张要等候赵侯约定的戎狄叛乱,说是魏国可以减少流血。结果呢?一脚踩空,竟是让秦国抢先消除了后患,腾出了兵力一面对敌,当真是莫名其妙。

思忖半日,庞涓雄心陡起,决意亲率十万铁骑和秦国大打一场硬仗,一举摧毁秦国主力。他对自己亲自严格训练的铁骑战力,有十二分的自信。但是要打大仗,必须有魏王的命令,可魏王目下能同意么?庞涓第一次感到对魏王失去了把握,隐隐约约感到了魏王似乎在限制自己。六国会盟,特使本来就是让公叔痤做的;会盟后对自己提出的快速进兵也莫名其妙的搁置了起来;丞相明明是自己的,偏偏又莫名其妙的模糊起来……那么,这次如果提出和秦国大打,魏王会同意么?蓦然之间,他感到了平日的谋划总是自己一个人提出似乎不妥,其他重臣总是默然不语,他们肯定会在背后千方百计的非议自己。这种非议日积月累,岂非一点一滴的销蚀着自己在魏王心目中的地位?看来,今后的大谋略必须找到共谋者一起动议。那么这次呢?反复思忖,庞涓想到了公子卬。他隐隐感到了这个貌似豪侠的王族贵胄,对自己的妒忌和对魏王的影响力,若能和他共谋,岂非一箭双雕?既消除了公子卬的妒忌,又增强了谋划的可行和自己在魏王心中的地位?好也,就是如此办理。

庞涓很为自己想到的这步棋骄傲,通权达变,士之本色也。

庞涓殷殷请来公子卬,热诚的为他摆上了隆重小宴,又衷心的提出了和公子卬合谋共力建起大魏霸业的意愿,而后仔细的描绘了与秦国大打的谋划,端的是煞费苦心。然而庞涓怎么也想不到,公子卬竟然不置可否,只是连连大笑,说秦国能消灭戎狄八万大军,证明秦国战力尚存,当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庞涓惊讶得睁大了眼睛,会盟时公子卬对灭秦可是比他激烈坚定得多,曾几何时竟变成了“徐徐图之”?然后,公子卬就兴致勃勃的邀他去品评一把“亘古第一剑”。庞涓冷冷笑道:“国之第一利器,在良将锐士。”便默然静坐,不屑与语。公子卬却是哈哈大笑,扬长而去。庞涓忍无可忍,气恼得掀翻了长案。

公子卬舒畅得几乎要飘起来了。怎么就如此的天从人愿?他正在为如何劝说魏王取消灭秦而发愁,戎狄叛乱失败的消息就传了过来,顿时就有了堂堂正正的理由。他整日为庞涓的不可一世蔑视自己而心中发痒,这个庞涓就盛情邀请他共谋大计,还要跟他共建大业。他原本对丞相大位只是飘飘渺渺的歆慕,压根就想不到会轮到自己做丞相。可偏偏的事有凑巧,戎狄起事兵败,他在此前又坚执劝说魏王推迟发兵谨慎从事,魏王对他的老成谋国大加赞赏,当面表示准备让他做魏国丞相。这一切都顺利得让他无法预料,他岂能不感到上天对他的眷顾?尤其是他今日看到庞涓的谦恭热诚和心事忡忡,他如何不开怀大笑?更要紧的是,他做了丞相,就可以将魏国的兵器买卖和盐铁买卖,名正言顺的交给猗垣去做,这样他就可以神鬼不知的坐拥猗垣一半财富,岂非妙不可言?

如此多的好事,如此充溢的舒畅惬意,公子卬觉得非要找个可以与语的人诉说一番方可。这个人不能是庙堂朋友,这些大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秘密;也不能是夫人亲戚等,这些大事对她们来说是保持尊严的光环。蓦然间他想到了猗垣,此人小国大商,行事机密且善解人意,日后又是自己的财源,正可借此卖个大大的人情,一箭双雕美妙之极!他双掌一拍,命令家老立即备车去洞香春请猗垣来。

半个时辰后,家老却空手而返,带回的消息是猗垣先生三天前已经到楚国去了。公子卬竟是悻悻了半日,索性到涑水河谷狩猎去了。

就在公子卬兴奋寻觅的时候,那辆青铜轺车已经驶近了洛阳城的东门。轺车上,华贵的薛国大商猗垣变成了一身黑衣的秦国将军景监,驾车的玉面俊仆也变成了顶盔贯甲的秦国骑士,车后二十余名护卫则是一色的秦国铁骑。

景监一行遥遥可见洛阳时,正是仲夏清晨。广阔的原野上五谷苍黄绿树葱茏,洛阳城却象一个衰颓的老人蜷缩在洛水北岸,古老破旧的城门箭楼上竟然没有守军,只有一面褪色的“周”字大纛旗孤独慵懒的舒卷着。东门外的官道原本是天下通衢枢纽,车马竟日川流,如今却是车骑寥落,昔日六丈余宽的夯土大道竟萎缩得只剩下轮辐之宽,连道边高大的迎送亭也淹没在摇曳的荒草之中。景监心中不禁一阵苍凉酸楚。

老秦人对洛阳王室都有着一种特殊的复杂情感。三百多年前,在戎狄骑兵毁灭镐京诸侯无人勤王的危难时刻,老秦人举族东进,非但一战歼灭了戎狄骑兵,而且为周平王东迁洛阳护送了整整六个月。周平王感念老秦人力挽狂澜于既倒,便将周王室的根基之地——关中盆地全部封给秦人,数百年流浪动荡的秦部族一举成为一等诸侯大国。若论封地形胜险要,尚远远优于晋齐鲁燕四大诸侯。周平王册封秦国时,曾万般感慨的说了一句话,“周秦同根,辄出西土,秦国定当大出于天下!”几百年来,周王室即或在衰微之际,也从来没有忘记秦国的任何一次战胜之功。五六年前,秦献公在石门大胜魏国俘虏公叔痤时,周王室还派来特使庆贺,特赐给秦献公最高贵的战神礼服——黼黻。那是周天子对大捷归来的王师统帅颁赐的最高奖赏,上面有黑白丝线绣成的巨大战斧,有黑青花纹的几近“亚”字型的空心长弓。老秦人呢,在王权沦落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虽说也做过几件向王权挑战的事,但比起其他诸侯毕竟是小巫见大巫。洛阳周室和自己的开国诸侯秦国,始终保持了一种源远流长的礼让和尊敬。令人惋惜的是,进入战国以来,洛阳王室衰落得只剩下大小七座城池,秦国也是越打越穷,土地萎缩得比初封诸侯时少了一半。两个先后崛起于西陲的老部族,都衰落了,都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景监从安邑急赴洛阳,是接到了秦孝公密函,告知他西陲大捷秦国危机稍减,嘱他从安邑迅速取道洛阳面见周王,看能否借出一批粮食和盐铁。目下的秦国,在山东战国和诸侯间几乎没有一个盟友。六大战国限制本国商贾和秦国做生意,中小诸侯则迫于大国淫威,不敢和秦国做生意。这样一来,秦国所急需要的粮食、盐、铁、麻布等便出现了长期的匮乏。只有洛阳王室和秦国始终没有断绝往来,残存着一缕先祖沉淀的情分。秦孝公的想法是,洛阳王室久无战事消耗,也无须向其他诸侯纳贡,多年积累也许还有一些剩余之物,能借多少算多少,好为抵御即将到来的六国进攻积蓄一点力量。

景监从来没有来过洛阳,传闻的三川形胜曾给他记忆中留下了天国般的洛阳王畿,留下了辉煌的王权尊严和无与伦比的财货富贵。在魏国安邑时,他想象洛阳至少应当和安邑的繁华相差无几。今日,当他走近这座赫赫王城时,他几乎不相信眼前的城池竟会是洛阳!作为一个军中将领,当他从遥远的地方感到王权的光环已经消失时,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古老的王权圣地也会如此的衰颓破败。眼前的洛阳,骤然之间打碎了他一个美丽的梦幻,顿时觉得空落落的。他颓然坐倒在车中,沉重的叹息一声,眼中热泪竟是无声的涌流出来。

景监的轺车按照礼仪,先行到接待使臣的国驿馆安歇。这座国驿馆冷清得象座破庙,蛛网尘封,满院荒草。好容易找到一个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吏,不管来人说什么他都听不见,只是自顾嘶哑着苍老的嗓子高声道:“上大夫,樊余。他管事儿。”

樊余上大夫的名字,景监倒是知道。就是这个樊余,三次以机智的说辞,斡旋化解了魏国楚国齐国觊觎洛阳的危机。有他理事,也许还有点儿用。景监一行便径直找到樊余府上。樊余很是惊喜,洛阳王室竟有使臣来访,说明天下还有诸侯记得天子,岂非大大的好事?樊余热诚的安置景监一行在自己府邸住下,又在正厅为景监小宴接风。当景监坦诚奉上秦孝公书简并说明来意后,樊余竟是沉思无言,半日问道:“敢问秦使,一则,若有器物,如何运到秦国?二则,周若助秦,何以为报?”景监道:“回上大夫,这第一件,我有魏国通秦的商贾令,可以魏国官商名义运达秦国。第二件,秦国三年后加倍奉还,此间周室若有危难,秦国将决然勤王。”樊余沉吟有顷,长叹一声道:“洛阳王室之政务,目下惟有太师颜率和樊余照拂。贵使已经看了,洛阳王城已经是衰败破落,一班臣工无所事事,政荒业废啊。贵使既来,也是周室振作的一个机会。我即刻便知会太师颜率,明日樊余陪贵使晋见周王便了。”

小宴后,樊余便匆匆去找太师颜率商议,直到掌灯时分才回来。樊余说,颜率太师赞同助秦,然他卧病在榻不能视事,樊余便顺道察看了洛阳府库方才赶回。景监躬身大礼,连表谢意。樊余道:“洛阳府库囤积了十余万件旧兵器、一万辆老战车、十五万斛粮食。铁块不多,只有万余,青盐也只有一万三千多包。太师与樊余之意,每宗给秦国一半,如何?”景监肃然正色拱手道:“我秦国素重然诺,定然不负王室!”樊余郁郁一叹,苦笑道:“只要秦国能在王室危难时鼎力撑持,也就足矣。今日周王,何有它求?”

次日五更,景监即警觉醒来梳洗整齐穿戴妥当,准备和樊余进入王城。他是第一次觐见周王,尽管自己是秦国臣子,但天子在他的心目中依然是神圣尊严的。他心中感奋,不由走到院中,只见碧空如洗残月将隐,硕大孤独的启明星已经在鱼肚白色的天际光华烁烁。景监正待练一回剑术,却见他的随从总管黑林匆匆走来道:“大人,上大夫家老传话,觐见周王要到辰时方可,请大人安心歇息。”景监惊讶道:“辰时?如何竟到辰时?”黑林笑道:“可是这周王喜欢睡懒觉?”景监低声斥责道:“休得胡言,这是洛阳。”黑林偷偷做个鬼脸道:“谨遵大人命,我这便去准备车马。”

也难怪景监惊讶莫名。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子时起点,正是夜半;鸡鸣开始为丑时,黎明平旦为寅时,太阳初升为卯时,早饭时节为辰时,日上半天为巳时,日中为午时,日偏西方为为未时,再饭为申时,日落西山为酉时,初夜为戌时,人定入睡为亥时。十二时辰中,卯时最重要。举凡国府官署军营,一日劳作都从卯时开始。官署军营甚或作坊店铺,都在卯时首刻点查人数,谓之“点卯”。对于国都官员和君主,事实上要开始得更早。所谓早朝,一般均在黎明寅时上下。遇到宵衣旰食勤政奋发的君主,黎明早朝更是经常的。至少七大战国的君主,决然没有人敢到辰时才开始会见大臣。景监知道,秦国新君几乎是十二时辰中随时都可以觐见,入睡了也可以唤醒。如何这洛阳天子竟然到卯时还不处置国事?在景监看来,周室虽然不再可能以天子职权统辖九州,但王畿土地至少还是相当于一个宋国那样的中等诸侯国大小,若君臣振作励精图治,安知不会大有可为?如何竟衰败颓废到大梦难醒的混沌状态?早起晚睡,已经成了秦国君臣的习惯,要景监此时再上榻,无论如何是不能入睡了。他叹息一声,拔出剑来猛烈劈刺。

辰时,上大夫樊余不急不缓的来了,请景监用过早膳,方各乘轺车向王城而来。

洛阳王城是洛阳城中天子的宫殿区域。当人们在洛阳之外说“洛阳王城”,指的是整个洛阳;走进洛阳说“王城”,那便是天子宫殿区域了。洛阳的天子宫殿有着独立的红墙,是一座完整的城内城。虽然红墙已经是班驳脱落,绿瓦已经是苍苔满目,但那连绵的宫殿群落在阳光下依然闪烁着扑朔迷离的灿烂,在无限的苍凉冷清中透出昔日的无上高贵。目下已是辰时,王城中央的大门还紧闭着,高大深邃的门洞外站着一排无精打采的红衣甲士,手中的青铜斧钺显得笨重而陈旧。看见两辆轺车辚辚驶来,甲士们便轧轧推开厚重的王城大门,没有任何盘查询问,轺车便淹没进深邃的王城去了。

王城内宫殿巍峨,金碧辉煌,但一片荒凉破败的气息却扑面而来。地面巨大的白玉方砖已经处处碎裂片片凹陷,缝隙间竟长出了摇曳的荒草。宽阔的正殿广场,排列着九只象征王权的巨大铜鼎,鼎耳上鸟巢累累鸦雀飞旋。朝臣进出的鼎间大道上,同样是苍苔满地荒草摇摇。大道尽头,九级白玉阶上的正殿好似荒废了的古堡,透过永远敞开的殿门,依稀可见殿中巨大的青铜王座结满蛛网,时有蝙蝠在幽暗中无声的飞舞。昔日山呼朝拜的天子圣殿,弥漫着幽幽清冷和沉沉腐朽的死亡气息。景监竟是情不自禁的一阵发抖。

唯一的声息,是从大殿东侧偏殿里传出的器乐之声。始终皱着眉头的樊余,向景监招招手跳下车,便向东偏殿走来。偏殿周围倒是一片整洁,没有苍苔荒草,几株合抱大树遮出一片阴凉。门口没有护卫,樊余也没有高声报号就走了进去。景监却是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偏殿是里外两间,中间隔着一道碧绿如玉的细纱。景监不自觉间一抬头,竟是惊讶得钉在了殿中挪动不得。

碧玉绿纱内竟然还点着几盏座灯,在户外明亮的阳光衬托下,显得一片昏黄,幽暗混沌。一个身穿绣金红衣长发披散胡须垂胸的庞大人物,斜躺在华贵的短榻上。显然,他便是王城的主人——周显王。他左右各有一名纱衣半裸的女子偎依着,她们随意在庞大人物的身上抚摸着,就象哄弄一个婴孩。庞大人物睡眼朦胧,一动不动。还有几名纱衣透明的妙龄少女在轻歌曼舞,几乎是清晰可见的雪白肉体飘飘忽忽,无声的扭动着。编钟下的乐师们也似睡非睡,音乐节奏松缓,若断若续,飘渺得好象梦中游丝……这一片艳丽侈糜,当真使景监目瞪口呆。

樊余却只是紧紧皱着眉头,向一名舞女招招手,舞女疲惫蹒跚的跌出了落地绿纱。

“几多时辰了?”樊余高声问。

舞女伸了一番长长的细腰,打着哈欠昵声道:“三天三夜?外面呢?白天晚上?”

樊余眉毛猛跳,一把推开舞女,径直走了进去。这舞女被推,身子竟象棉花一样倒卧于宽大的门槛上,风儿吹起轻纱,漏出了脂玉般的大腿。但这里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她,似乎连肉欲也被无休止的醉死梦生淹没了。舞女一倒地,殿中所有的嫔妃乐师内侍舞女全都象中了魔法,一齐就地歪倒大睡,睡态百出,鼾声一片。樊余走进内殿,快步带起的清风使座灯昏黄的光焰摇晃起来。他噗噗噗迅速的吹灭了座灯,撩起了内殿门的绿纱,偏殿中便豁然显出了白日的亮光!

樊余走到庞大人物身侧,拱手高声道:“我王请起——”

周显王被惊醒,揉着眼睛惊讶道:“噢呀,上大夫啊,三更天如何进宫?”

“我王睁眼看看,已是辰时了。”樊余指着窗外的阳光高声道。

“是么?”周显王惊讶的又揉揉眼睛,打了一声长长的重重的哈欠,摇头道:“怎么刚睡着天就亮了?噢呀上大夫呵,你有事?莫非又是列国开战?打就让人家打,与我等何干哪?”

“启禀我王:六国会盟,意欲分秦,周室大有危难。”“你这樊余,分秦也好,开战也好,洛阳有何危难?”

“我王不知,楚国、韩国起兵攻秦,须经三川要道,他们都想假道灭周啊。”

周显王一声慵懒的叹息,淡淡漠漠道:“灭就灭吧,又有何法?”

樊余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平静拱手道:“秦国尚有战力,近日一鼓平息了戎狄叛乱,只是器物粮草匮乏,难支山东六国大兵压境。秦公派来特使,请我王助秦些须,秦国许以周室危难时全力救援。我王以为如何?”

周显王喟然一叹:“给就给吧,周秦同源嘛。秦国对周室有再造之功,算是滴水之报吧。至于多少,上大夫与太师斟酌吧。”

“臣遵王命。再者,臣还带来了秦国特使,景监将军。”樊余伸手向景监做请。

景监已经被太多的惊讶失望与感慨搅得神思恍惚,虽然听见了周王的回答,却竟是没有丝毫的兴奋愉快,也全然忘记了参见拜谢。此时恍然大悟,快步走过来深深一躬,“秦使景监,拜见周王,周王万岁!”

周显王哈哈大笑,“万岁?何其耳生也?”说着从短榻上站起,苦笑着叹息一声,“景监将军哪,回去传话秦公,秦国要强盛起来,要学文王武王,不要学我这等摸样啊。秦国强盛了,我也高兴啊。”两眼之中竟是泪光闪闪。

刹那之间,景监激动得热泪盈眶,匍匐在地高声呼道:“我王万岁——!”

樊余似乎看到了难得的机会,激动急切的道:“我王勿忧,周室尚有三百里王畿,数十万老周国人,只要我王惕厉自省,周室必当中兴!”对樊余的劝谏激励,周显王似乎没有任何感觉,悠悠的踱着步子摇头一叹,仿佛一个久经沧海的哲人,“上大夫啊,卿之苦心,我岂不知?然周室将亡,非人力所能挽回也。平王东迁,桓王中兴,又能如何?还不是一天不如一天?周室以礼治天下,战国以力治天下,犹如冰炭不可同器。若仅仅是战国权贵摈弃礼制,周室尚有可为。然则,方今天下庶民也摈弃了礼制,礼崩乐坏,瓦釜雷鸣。民心即天心,此乃天亡周室,无可挽回也。武王伐纣,天下山呼,八百诸侯会于孟津,那是天心民心呵。今日周室,连王畿国人都纷纷逃亡于战国,以何为本振作中兴?若依了上大夫与列国争雄,只会灭得更快。不为而守,或可有百年苟安……上大夫,你以为我就不想中兴么?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他疲惫松弛的脸上竟是潸然泪下。

景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想不到这个醉死梦生的混沌天子,竟是如此惊人的清醒。他已经看透了周王室无可挽回的灭亡结局,却忍受着被世人蔑视指责的屈辱,默默守着祖先的宗庙社稷,苟延残喘的延续着随时可能熄灭的姬姓王族的香火。一瞬间,景监看到了至高无上的王族在穷途末路的无限凄凉,不禁长长的沉默,深深的同情这位可怜可悲的天子。

樊余默然良久,躬身一礼:“我王做如是想,臣下只有辞官去了。”

周显王笑了,“正当如此。上大夫,找一个实力大国,去施展才干吧,无须守这座活坟墓了。我,不守不行。你,不守可也。去吧。”

樊余扑身拜倒,“臣家六世效忠王室,一朝离去,是为不忠,我王勿罪樊余。”

周显王欠身扶住樊余,“上大夫快快请起。六百多年来,周室素以仁厚待臣下诸侯,知天命而自安,何忍埋没天下英才?上大夫不怪罪王室,我就心安了。处置完秦国的事,上大夫就走吧……”他猛然回过身去了。

樊余默默走出了偏殿。周显王默默伫立着,始终没有回身。

景监陪着樊余走出王城的时候,暮色苍茫的广场上鸦噪雀鸣,巨大的九鼎象黑色的巨兽矗立在血红的夕阳下,那片粗重的鼾声和着周显王自己敲起的悠长编钟在王城回荡,为这个古老的王国唱着悲凉的挽歌。

“上大夫,到秦国去吧,秦国需要大才。”景监的声音在宫殿峡谷中共鸣。

樊余木然摇头,“将军,樊余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山林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