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則 藥山看箭

第八十一則藥山看箭

舉:僧問澧州藥山惟儼禪師:平田淺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藥山云:看箭!僧放身便倒。藥山云:侍者拖出這死漢。僧便走。藥山云:弄泥團漢,有什麼限?雪竇拈云:三步雖活,五步須死。

禪宗有其獨自的修行方式,就是應機。劍與圍碁,也是修行在一個機字,如云碁的妙機在取得先手,而劍的則是電光石火之機,但是圍碁有圍碁的形式,劍有劍的形式。其他如音樂繪畫皆修行在一個機字,而各有其形式。禪的形式是問答與擬動作。如僧問如何射麈?藥山禪師便說看箭,僧放身便倒,亦是一機接一機。要點是禪師的人完全像小孩,他罵人瞎漢,是他真的發了怒。他說看箭,是完全像小孩玩耍排人家的當真。

雪竇禪師頌曰:

麈中麈,君看取。

下一箭,走三步。

五步若活,成群趁虎。

正眼從來付獵人。

雪竇高聲云:看箭。

但是歌舞有曲譜,茶道有格式,便如小孩排人家,下次玩耍時亦還是一樣的做法,新鮮味惟在於每次的表演者。劍與碁要應於對方的出手,臨機變化,不可拘於格式,但也是劍有幾個基本的動作步位,碁有一套佈石與定石,可被應用的。惟禪宗沒有譜與格式,雖留有公案,但皆不是可被下次照樣再演的。禪師用的拄杖、棒、拂子、以及言語詩句,雖皆是造形的,禪師的擬動作如云:「看箭!」亦是行動的造形,但禪宗到底是於造形貧乏。原因是造形依於陰陽,禪宗卻仍然信守印度佛教的昧於陰陽,而云因緣妄識。

老莊看來也像禪宗的沒有自己的造形,其實老莊是有其理論的造形的,故可以直接被應用於文明的一切造形方面。禪宗是把一個機字以行動來造形化了,而沒有把來理論的造形化。但禪宗的修行於中國文明真是一枝異草奇花;而亦像異草奇花的難留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