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历史类的书——《孔子的故事》。这是一本介绍孔子生平事件的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故事》中有许多故事,其中一个关于孔子有趣的故事:

一次,孔子带着弟子来到宝地(dì)观赏风景,看见路上一群孩子在玩耍。孔子便乘马车慢慢驶过去,别的孩子全躲开了,唯独一个小孩一动不动。孔子说:“小孩,请你让一下可以吗?”小孩不但不让还岔开双腿,说:“不行,这里有个城池,你的车马怎么过去啊!”孔夫子说:“咦,这明明是路,哪有城池?” “我脚下边就是城池。”孔子一看,孩子两条腿岔开像城门一样,两腿中间放着几块石子,搭了一道小城墙。于是,孔子问这孩子:“这个城墙有什么用啊?”小孩说:“城墙是挡你车马的,还要防军队。”孔子就说:“你这么小的城墙,我车过去又怎样呢?”小孩说:“不对,这总还是一道城墙。既然是城墙,你的车马怎么过得去呢?”孔子就请教小孩说:“那我该怎么办呢?”孩子就说:“你觉得是城躲车马,还是车马绕城而走呢?”孔子一想,只能让马车从他旁边过去。

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我懂得了孔子之所以博学多才是因为他谦虚好学的美德;之所以能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是因为他勤学苦读。他那刻苦学习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第2篇】

但凡读过《孔子的故事》一书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对孔子发出由衷的赞叹,深深的敬佩这位博学多才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这么一位伟大人物感到无比骄傲。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来自于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孔子曾说过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孔子就是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是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当他取得了成绩后,仍没有满足,继续向别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孔子这种精神对于后人也是一种鞭策,是我这个与他相隔2500多年的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启迪。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粗心的毛病,粗心也常使我深受其害,因为它,我失去了很多的满分的机会,丢三落四,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例如,把太阳写成大阳,把996写成699,把生鸡蛋当成熟鸡蛋,不过现在好在读了《孔子的故事》使我学会了不耻下问。

孔子之所以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都来自与他勤学苦读。孔子虽出身贫寒,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他过早的就担当起拉生活的重担,然而他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更加刻苦的学习。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坚辛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孔子终于成了一位举世闻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我从孔子勤学苦读的一生中体会到: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发奋努力,那麽压力就会变成动力。

【第3篇】

散学典礼的那一天,周老师叫组长去帮我们去到学校的图书馆里借书,我有幸借到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我体会到了孔子一生所学的才华以及他的良好品质。我看完人物导读以后,就十分想了解孔夫子他老先生的故事。我认认真真地看,孔夫子的品质和精神不由得让我赞叹。你想了解孔夫子吗?如果想,那就往下看吧!

这本书主要讲了:孔子名丘,子仲尼。他一生勤奋好学,是中国史上十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30岁时开创杏坛进行教育,开始学习并教育之路。一生颠沛流离的他,教育出了七十二个贤能的弟子,开创出“儒”之思想。孔夫子成为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孔子的七十二个贤能的弟子中的颜回。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十分聪慧,能和孔子产生共鸣,他得到赞赏却一点也不骄傲,他的思想基本和孔子一样。颜回他温文尔雅,不像子路豪爽、性子急躁。他英年早逝,仅仅享年四十。孔子把儒家学说的担子放到了颜回的身上,而他的离开,让孔子比失去了儿子,还要伤心。

除了聪慧而不傲慢的颜回,我还喜欢子贡,子贡同样是孔子的七十二个贤能的弟子之一。他虽然自私、骄纵使气,有着别人对他好时,看别人不顺眼;远离他了,又开始埋怨别人的坏毛病。但他才华横溢,始终忠于孔子。例如:孔子病逝以后,别人仅仅为孔子守墓三年,但他为孔子守墓了六年;子贡守墓完后,又召集孔子的弟子们回来,一起编写出《论语》,《论语》记载着孔子一生的言行著作和智慧。孔子的儒家学说,有着永恒的光芒,这光芒,照耀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思想之路。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孔子的教学有方,叫出了七十二个贤能的弟子;以及他的才华,他创造出了儒家学说,让儒家学说散发出永恒的光芒,照耀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思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