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内容简介
01、傲慢与偏见
经典名著
《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一性一小说家奥斯汀的杰作。她的作品题材较窄,基本上都是描写她所处的那个阶层的一爱一情故事。但她观察仔细,文笔细腻,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许多层面,具有鲜明的时代一性一。
她的作品阐明了恋一爱一婚姻的伦理道德观,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人一性一最本质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现实一性一。威廉·莱昂菲尔普斯曾说:“奥斯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一爱一,得到评论家如此重视,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伊丽莎白——奥斯汀的“宝贝女儿”
伊丽莎白是《傲慢与偏见》中最惹人喜一爱一的一个人物。她虽不及琼漂亮,但那秋水盈盈的眼睛也颇具迷人的魅力。她机智聪敏,生气勃勃,有胆识,有远见,善于分析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反抗一精一神的人物。她以她的聪明才智、优越的一精一神境界处处与瞧不起她的上流社会挑战。
奥斯汀特别喜欢这个人物。在小说出版时,她给姐姐卡珊德拉的信中说:“我必须承认,伊丽莎白是自有书籍以来十分讨人喜欢的人物,我竟不知道我怎能忍受不喜欢伊丽莎白的读者。”她颇为自负地称伊丽莎白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淳朴的幽默辛辣的讽刺
奥斯汀能把“曰常平凡事”写得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塑造人物形象鲜明著称。她善于用喜剧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她每次完成初稿之后,总是先朗读给家里人听,常惹得她的侄女们大笑不止。有一天,奥斯汀的姐姐卡珊德拉也在旁听到了,笑得前仰后俯,只求简赶快停止,免得她笑得肚子痛。
作者风采
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南部汉浦夏斯蒡芬屯的一个基督教教区长的家里。她从16岁便开始写作,仅为娱乐家人之用。《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一爱一玛》、《诺桑觉寺》、《劝导》等。后两部于她死后第一次用真名发表,附有作者小传,人们才知道她的简单身世。
这些作品往往用诙谐戏谑的喜剧手法,以青年男一女一爱一情婚姻为主题,写出一些平常故事,给我们勾画出资产阶级社会初期,封建保守势力还很顽固的乡村生活场景。奥斯汀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写人写事,一精一雕细琢,一丝不苟。她自己就说:“我用一枝如此一精一细的笔,在一块两寸宽的象牙上绘画……”她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银屏再现
本影片《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的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中最成功的一部,美国20世纪福特影片公司1944年出品。影片的编剧是奥尔德斯·赫克斯利和简·默芬。
在19世纪的英国,家庭的荣耀与社会地位被看成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影片以这一时期为背景,以一对教养、一性一格、社会地位均有很大差异的男一女青年的恋一爱一故事为贯穿线索,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交礼节和风俗一习一惯。劳伦斯·奥立弗扮演风度翩翩、英俊文雅但目中无人、傲慢固执的男主人公德希。葛丽尔·嘉逊扮演聪明机智、一性一格开朗、语言锋利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由于德希的“傲慢”和伊丽莎白的“偏见”,两人之间产生了许多误解和冲突。随着剧情的发展,俩人彼此了解,相互倾慕,有情一人终成眷属。
导演莱昂纳德以从容不迫的叙述风格执导这部影片。影片艺术效果很好,应当归功于影片本身的优点——“文艺一性一的对话”,影片获1940奥斯汀最佳黑白片美工奖。
影片的巨大成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连摄制者们也未曾预料到,1940年6月为配合影片首映,企鹅丛书出版集一团一出版了《傲慢与偏见》的平装普及本,到1948年八年之中,这部小说已印了二十一版。
熠熠星光
葛丽尔·嘉逊
小说中机敏、睿智的伊丽莎白·伯纳特,以其优雅的气质,活泼风趣的谈吐,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倾心。而在影片《傲慢与偏见》中饰演伊丽莎白的葛丽尔·嘉逊,却令这个人物在银幕上得以重生,更加深入人心。
葛丽尔·嘉逊于1908年9月29曰出生于英国北一爱一尔兰。曾就读于伦敦大学,毕业后又到法国葛雷诺博大学学一习一过,尽管她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但直至24岁才下定决心做一名演员。葛丽尔·嘉逊充溢着一种典雅的美,一种过人的智慧,文静、高雅、睿智、聪慧美丽、娇而不艳。
1940年,她与劳伦斯·奥立弗合演《傲慢与偏见》,片中她扮演高傲又博学的伊丽莎白,奥立弗扮演风一流潇洒,一性一格偏执的德希。这是他们第三次合作,两个人演来融洽无间,将原作一精一神发挥得淋一漓尽致。
葛丽尔·嘉逊一生只拍了二十几部影片,但大多为一精一品。曾因《忠勇之家》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主演过的名片还有《鸳梦重温》、《居里夫人》、《万世师表》等。
幕后英雄
塞德里克·吉本斯
1940年因《傲慢与偏见》获最佳黑白片美工奖的塞德里克·吉本斯(1895~1960),是美国一位十分卓越的美工师。早年,他曾当过一爱一迪生的助手。1918年到1924年,他服务于戈尔德温制片公司。1924年以后,他一直在米高梅公司工作。
吉本斯一生在数百部影片中担任过美工师,十一次获奥斯卡最佳美工奖。这十一部获奖影片是《圣路易雷的桥》(1929)、《快乐的寡一妇》(1934)、《傲慢与偏见》(1940)、《灰尘中的花朵》(1941)、《煤气灯下》(1944)、《鹿苑长春》(1946)、《小妇人》(1949)、《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邪恶的和美丽的》(1952、《裘利斯·凯撒》(1953)和《上帝喜欢我》(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