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薛莹简介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7-07 13:25:02 我要投稿!
薛综的儿子薛繩,官至威南将军,出征交阯回师时,在途中病死。薛繩的弟弟薛莹,字道言,起初为秘府中书郎,孙休即位后,薛莹为散骑中常侍。几年后,因病而辞官。孙皓即位之初,薛莹任左执法,升为选曹尚书,及至册立太子,又兼职太傅。建衡三年(271),孙皓追叹薛莹父亲薛综的遗文,且命令薛莹写出续作。薛莹献出长诗一首(诗略)。当年,何定建议开凿圣溪以连通长江、淮河,孙皓命令薛莹督领一万人前往,终因许多巨石阻碍难于施工,停罢工程返还,出任武昌左部督。后来何定被诛死,孙皓追究开凿圣溪的事情,将薛莹送进监狱,又流放到广州。右国史华核上疏说:“为臣听说五帝三王都设置史官,叙录功绩美德,使之流传万代。汉朝司马迁、班固,都是名显一世的杰出人才,所撰作的史书文笔精妙,与六经一道流传后世。大吴国承受天命,建国于南方地域。大皇帝末年,命令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开始撰作《吴书》。丁孚、项峻都并非史官之才,他们的撰作,不值得记录传世。至少帝时期,又差令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及我五人,查访寻求以往史事,共同撰作的东西,已经具备整个史书的材料。周昭、梁广先亡,韦曜辜负皇恩触法犯罪,薛莹出朝为将,又因过失而被流放,这本史书的撰作于是停笔放弃,至今未能撰成上奏。为臣才疏学浅,只适合为薛莹等人作作笔记注解而已,若要我承担撰作大任,必定会走丁孚、项峻的老路,恐怕要漏损大皇帝的丰功,减失当代的盛美。薛莹所涉猎的学问广博,文笔更为精妙,同僚之中,他居首席。如今在职官员,虽然多有经学之士,但记事叙作的才能,像薛莹这样的绝少。因此我不辞烦劳地为国家惋惜他这个人才,实在是想使快成功的《吴书》全部完成,使它能续在前代史书的后面。奏书上报之后,即使退朝填充沟壑,我也没有什么再遗憾的了。”孙皓于是召回薛莹,任他为左国史。不久,薛莹的同郡人选曹尚书缪..因固守己见,为小人们所疾恨,被贬为衡阳太守。就职后,他又考虑到自己是因为本职事务而受到责备诘问,就上表认错道歉。因而顺路去拜访薛莹,又受到小人的谗毁,说缪..不服罪,邀集许多宾客在薛莹那里集会。于是,缪..被捕下狱,流放桂阳,薛莹被遣送回广州。未到广州,又召还薛莹,官复原职。当时政令法律多有谬误之处,举措苛刻烦杂,薛莹常常上奏提出有利国计民生的建议,请求减轻刑罚减少劳役,以此济助和养育百姓,其中也有的被采纳并施行。薛莹升为光禄勋。
天纪四年(280),晋军征讨孙皓,孙皓奉送降书前往司马亻由、王浑、王氵睿处请求归降。降书文字,是薛莹所拟。薛莹到洛阳后,受到晋帝的优先召见和叙功,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处事答问,皆有条理。晋太康三年(282),薛莹去世。他撰有书作八篇,名为《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