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心语

作者:林间

如果说读书是一种乐趣,那么读画则是另一种乐趣了.闲来读画是一份难得的闲情逸致. 

今晚整理书房,偶见我省著名花鸟画家张锡杰先生赠与的一幅墨彩葫芦,又见我国著名篆刻艺术家孙竹先生赠与的一幅篆书,一幕幕美好的往事浮现在面前.

与张锡杰相识缘于他的《葫芦》,确切地说我是先见其画,后见其人。早就听说张锡杰是威海籍的花鸟画高手,后来从朋友那里看到了他的画,还真被他出神入化的葫芦所感染。后来张锡杰来威,与之相识,从葫芦入话,谈诗、论画、说人生、讲缘分……我被他执着的精神和人品所打动。

回过头来再看他的葫芦,从他逸笔草草中领略的不仅仅是画家笔端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胸中的逸气,欣赏到的是他的内涵。因对葫芦情有独种,取名“一瓢”。

在谈到为什么他喜好画葫芦时,他解释到,葫芦本为碌碌之材,稍加切之即可为瓢,变为有用之材,造福于民。生活中葫芦者比比皆是,然知切之,且善意切之之人极少,犹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展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知瓢者”才能担此重任。张锡杰的人品、画品果然如此,但愿生活中也能多出现几个“知瓢者”。

看张锡杰的《瓢园》、《大瓢架》,你读到的是诗,看到的是书法,感受到的是一种狂野之美,整个画面中,粗狂的枝藤,犹如狂草跃之笔端,鲜红的葫芦,大胆的色彩运用,有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难怪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评他的画:“不凡不俗,画中饱含着书法的美”,看张锡杰的画,你还会领略到他非凡的气势,正如郭之光先生所言:“张锡杰善野战,有气吞万山之势”,这与他深厚的功底和胆识是分不开的。

而欣赏一个画家他的人格力量也是充满魅力的,张锡杰的葫芦画得之所以这么好,这与他的人品是分不开的。因喜爱他的葫芦,曾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张锡杰和他的葫芦》,得到了他的称赞,在威海时因我不在场,他当场做画一幅让朋友转赠于我,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张教授的画润格不菲,回到山师大后在百忙之中又创作了一幅《葫芦》并亲自托人转送于我,因此收藏他的画带有了很多他人格的力量,以至于每次看到它倍感亲切,让我从中读懂了很多画外的东西。

而与孙竹先生相识,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爱好收藏,我多年来一直订阅《收藏》杂志,一次看到介绍他的文章,因对他人品和作品的赞赏,便冒昧给他写信求购,没想到一个月后,他给我回信说刚从山西回来,他告诉我我曾接待过的一些名家都是他的朋友,他七岁开始学习篆刻艺术,12岁时曾为齐白石先生刻印,曾拜师王雪涛先生为师学画。白石先生一生曾两次为其题词。他的作品深得赵朴初、启功等名家赞赏。著名诗人艾青曾为其题词:印中有诗。他的篆书则是以画入书。由于他的努力,使他成为我国著名的篆刻大师,并多次被邀请和齐白石、李可染等一起到国外讲学。作为一位胆大艺高品好的艺术老人,《收藏》杂志曾几次专门报道过他。之后,全国很多喜欢他的画和篆书的朋友,求字求画的信件纷至沓来,一个月竟多达400多封,而他都分文不取,不能赠送作品的一一的给写信回复,有的还赠送了作品。这在当今商品社会里是很难得的。他告诉我:作品不计优劣,实乃感情之寄托……

从一个老艺术家身上我学到了字画以外的精神境界。因此每当工作劳累,我经常在书房慢慢欣赏我收藏的字画,细细品位,读画,读心,往往是因为文如其人,画如其心。遗憾的是从收藏杂志上得悉,先生已离我们而去,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悲哀和惋惜.

我自小就喜爱画画,一直到现在从未放弃,但从未拜师,却买了大量画集,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后来爱上写作,也喜欢收藏。

曾有人说诗是诗人心的声音。不能草率地说你看不懂诗,也许你没有经历诗人所表达的那种体验,或没有达到诗人所追求的那种意境。同样,也不能轻易地说你读懂了诗,诗歌语言的张力极大,暗示性很强,其内涵总是隐藏于意象的背后。一首好诗,需要长时间细细品味,甚至一辈子。这何尝不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而读画也是如此,记得吴贯中先生曾说过,你完全不必去理会象芦象麻,逸笔草草,但写心中逸气。可见画为心音,可以表达出你内心世界的色彩和语言。画家做画,是在用心做画,画出的是自己的心。

喜欢八大山人的画,也喜欢郑板桥,喜欢付抱石,也喜欢石鲁……不仅是与他们独特的经历有关,而且也能从他们迥然不同的经历中感受到他们的怪异、凄楚、热情、豪放,甚至是悲愤的心境,看画,往往是在与古人交谈,是在和历史对话,是在和画家交流。且能从题材、构图、造型、笔墨、用色用彩、意境等处领略到艺术的风采,甚至在诗书画印和题跋中感受到功夫在画外的艺术享受。尤其是徐渭的墨葡萄,石涛的山水、大千的《苍莽幽翠图》……都无不令人神往。

闲来,随时把自己收藏的字画换了挂出来,换的是自己的心情,变的是自己的心态。

读画,读到的是心。因为画如其心,心如其画。那种交谈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