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事物》作者:黑眼睛

作者:黑眼睛

篝火是诗意的,在夜的荒地上,围着一堆篝火的人,远远看去是神秘的,令人想起远古的神话故事,想起古人们在混沌岁月里的生存场面和背影,想起他们用自己点燃的零零星星火光照亮苍茫大地是多么不容易,想起他们在自己点燃的火光里劳作、进餐、祷告,那表情和眼神一定是静穆和虔诚的。

松明是诗意的,一个人或一群人举着松明从夜里走过的场面是生动的,这时候你会感到,多亏有了人啊,要不这万古长夜该是多么寂寞。人,举着松明的人和思想着的人,就是划过长夜的光线,人有了思想,宇宙也随之有了思想。人手中的松明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幽暗的时间长夜。

蜡烛是诗意的,烛光下沉思或度补的人影是诗意的,蜡烛流泪,那泪水打湿了人心里的幽深水面,记忆的鱼群游过来,人生的一些细节再次显现,于是你发现了那被忽略的意味;流泪的烛,照亮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苔藓生长出来,石头也分泌出泪水。我总觉得,那些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都是诗人在烛光下写成的,淡淡的光摇曳在浓浓的夜色里,这正是生命的根本情景,也是诗的意境,也只有在泪水盈满眼睛、内心被一种悲悯、同情、挚爱的柔软情怀所笼罩,才是诗的时刻,才是产生杰作的时刻。现代诗为什么不动人?诗人们都在电光下写作,过于强烈的光,遮蔽了生存和宇宙的幽暗本质,过于强烈的光,缩短了内心峡谷的长度,于是诗人们的情绪也变的过于简单和生硬,要么否定,要么肯定,而缺少过渡的、幽暗的、有无穷意味而难以确切破译的隐秘的部分。物质的、文化的光太强大了,这种虚妄的、粗暴的力量太强大了,压倒了人的灵性,遮蔽了万物的神秘性和不可知性,有限的理性占了上分,无限的诗性隐匿了。过于强烈的人造灯光下、人工白昼里,语言的隐喻功能大大降低,在太过明亮的环境里写作,无法看见语言后面的语言,无法理解语言的黑暗属性--最早的语言,正是先民们在宇宙的深夜里发出的叹息、凝问和祈祷,语言是划过长夜的火光,语言和黑夜有着血缘关系,语言照亮一部分事物,同时让我们看见事物后面不可穷尽的幽暗背景,这正是一首诗的结构。

篝火、松明、蜡烛,这些古典的事物正远离我们而去,诗意也正远离我们而去。古典事物的多少和生存诗意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当古典事物彻底消失,生存的诗意也将随之消失。

在电光下我只能写这篇怀念蜡烛的文章。在电控制的世界上,我无法不依赖电,而又情不自禁的对蜡烛生出无尽的怀念和敬意。

莫非,被蜡烛的泪光照亮的语言才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