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一家旧书店》原文·王继怀

我喜欢读书,甚至可以说是嗜书,有时近于贪婪。小时候,家里没书,也没钱买书,我就去借书,为借书我经常义务帮人干活。记得读小学四年级时候,我曾走了十多里地去表舅家借《三国演义》《西游记》和连环画来看。

因为买不起新书,“嗜书如命”的我就喜欢去逛旧书店。旧书店不但书便宜,并且能买到很多好书,甚至买到一些在新书店买不到的很有价值的书,或是若干年前出版的已经不易购得的专业书,或是有收藏价值的书,如有版本价值的书和作者签名的书。逛旧书店成了我的乐趣,也成了我的习惯。现在无论走到哪个城市,我都会习惯性地上网查查或者去打听附近有没有旧书店,也总会千方百计抽出时间去逛逛,去淘淘书。

来羊城工作后,记得第一个星期,我就向同事朋友打听哪里有旧书店。现在我也是一到空闲节假日,总会去逛旧书店,每次都觉得乐趣无穷。广州很多旧书店我都去过,比如中山大学、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华南农大附近的一些旧书店,再比如小洲村、文明路、东山书城等地的旧书店,我都常去。去小洲村的旧书店,那次本来是去看传统村落的,结果在村口看到一家旧书店,就进店看书去了,后来我成了这家旧书店的常客。

逛旧书店也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其中有一家二十多年前去过的旧书店,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么多年来一直浮现在脑海,点点滴滴,记忆犹新。

那年十八岁,来自大山深处贫困农家的我,因家里无法承担我们三兄妹同时上学的学费,我不得不选择休学,来到沿海的一个城市打工,为自己赚取学费。爱好看书的我,打工之余常去附近的一家旧书店看书。记忆中的那家旧书店很小,两边各摆一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房子中间摆着一些过期的杂志,留出的空间刚好够一个人进出。书店的主人退休前是一位中学教师,因为儿子在这个沿海城市工作,退休后就随儿子来到这里居住。老人在家里闲着没事,酷爱读书的他就经营起了这家旧书店。

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历年高考数学试题集,正蹲在地上认真地看。他走到我跟前,说:“小伙子,这是一本好书,你在这里打工还看这种书?”我抚摸着这本书角有些磨损的高考数学复习资料,心里十分喜欢,但又不知道价格是多少。这本书要是新书肯定要三十多块钱。老人见我有些犹豫,便笑着对我说:“小伙子,还准备回去参加高考?”看到我点头后,老人说:“有志气,好吧,这本书我送给你。”当时我真的有点难以置信。我要给他钱,老人却淡淡一笑,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是位老师,看得出来,你是位有志气的青年,这本书就算我对你的鼓励。”

后来,为了学英语,我想找一本历年高考英语试题集。当时店里没有,但老人知道后,满口答应给我去找一本,要我过一段时间再来拿。当我再次来到旧书店时,老人从小书桌里拿出那本他没有放在书架上的试题集,并对我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要我坚持学习,不要放弃,并给我讲了他教过的一些学生的故事,异乡打工的我,听着眼里噙满了泪水。

在这家旧书店我觅来的好书又何止这两本呢?还有《中外文学作品选》《雪国》《平凡的世界》《沉思录》《传习录》……

那个让人难忘的秋天,赚够了学费的我回到家乡,重新走进了校园,后来考上了大学、读了研。参加工作后,我特意去找过那家旧书店,但旧书店没了,房子也拆了。那时也没留下老人的联系方式,也不知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现在身体是否康健,是否还在经营旧书店?离开那家旧书店已经二十多年了,但老人当年对我的帮助,对一位打工青年的关怀和鼓励,仿佛昨天,一直在激励着我。

在属于我个人的时间里,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思考、写作。我有个习惯,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来看书,每每静夜清晨,前邻后舍灯火阑珊,家人也已入梦,这就是我读书的最好时光。我喜欢读书,家里藏了不少书,但几次搬家,有些书就送了人或捐了出去,但从那家旧书店带回的那两本高考试题集我却始终舍不得丢,也舍不得送人,一直珍藏在身边,并且格外珍爱,至今仍端端正正摆放在我家书柜的显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