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温暖》原文·江斐斌
每每完成一篇小小的习作,我就会想起我中学时的语文教师李芬伦老师。这几年总想去看看他老人家,却总未成行。每逢教师节,总想写点有关李老师的文字,把藏在记忆深处的那股温暖热和几下,却总末动笔。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在各级学校举行的作文比赛中,也获过好几次奖,还不乏第一名。这或许是我爱上写作的开端。而真正让我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的则是李芬伦老师的作文讲评。
李老师是一个非常敬业的教师,这是我师范毕业后当过几年语文老师才有的更深刻的认识。记得那时我们127班人数是最多的,有70几个,因为很多家长冲着李老师是名师,非要塞进这个班。每周一次作文,批改作文可以说是很多语文老师最感头痛最感烦心的事儿,而李老师尽管班上学生多,但他批改作文总是不折不扣地精批细改。讲评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李老师的讲评方式比较灵活,根据每次作文的具体情况,他会用综合讲评、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交流讲评等不同方式进行。他讲评得相当细致精辟,较好地激发了我们学习写作的兴趣和欲望,每次作文讲评之后都让我们很有收获。
每周的作文讲评,我的作文都是作为范文宣读的,在我的记忆中没有漏过一次。这也就让我爱上了作文课,每次的作文课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有时候心里就有点儿盼着上作文课。而一旦到作文课时,心里又担心不会宣读自己的作文。不由我想,很多同学的目光又射向了我,李老师又在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宣读了。
我并不觉得我每次的作文都是很好的,我倒觉得李老师有时是在刻意鼓励我培养我。李老师不是市里省里评的什么“名师”,他是我们县教育界口碑相传的语文教学名师,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都有与一般教师不一样的地方。李老师对我的钟爱想必也是他独特教育的一个缩影吧。
李老师视野开宽,他每次给我们的作文题,都较灵活,不会限得很死,可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发挥的空间。当前中考高考作文题的命题趋势正是如此。
有次作文课,要求以校园生活为题材自拟标题写篇作文,李老师布置作文题后,正好上午第四节下课,接着就是午餐。铃声一响,随即教室过道楼板踩踏共振的轰隆声顿时响起,接着上百号同学拿着饭碗在操场争先恐后以100米冲剌的速度往食堂方向进军,希望排队在前买饭,有的同学由于跑得太快摔倒时洋瓷碗与调羹掉在地上的哐当声,有的同学互相撞倒摔跤之后的吵架声,以及同学们如小鸟放飞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我们127班的教室在二楼,正好与食堂对面,面对此情此景,往常没怎么感觉,而那天李老师布置作文题后却让我特别上心,我迅速写下一个标题:校园在交响。下午我特意在校园里转了转,一边构思,想到中午看到的情景,我反问自己:要突出一个什么主题呢?选材选哪些?头发胡子一把梳肯定不行。于是晨读琅琅的读书声,上下课叮叮悦耳的铃声,课堂上粉笔在黑板上的嚓嚓声,课间喇叭袅袅的音乐声,树上鸟儿喳喳的鸣叫声,树叶沙沙的响声,等等,这些美好的意象都尽收我的笔底。这篇作文在讲评时,李老师口沫四溅,评得酣畅淋漓,当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让我大吃一惊:李老师给这篇作文写了一个九页纸的评语!几个同学过来围观,小泉同学幽默地说:“这么长的评语,把你的本子都写完了,要李老师‘赔’个本子给你。”
心想,名师就是名师呀。这个评语,对我来说是特别的奖励、特别的荣誉,也让我感到特别的温暖。从那时到现在就一直在激励着我温暖着我,它也必将是我一生的勉励。
那次作文讲评,李老师几乎把我推到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我在感到温暖和虚荣之余,真有点下不了地的感觉,感到压力特别大,如果某天我江郎才尽了怎么办,有句俗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得更现实更近一点,如果下次作文我写炸了,我的作文就不会作为范文宣读了,一时失落感就会很大,那我如何面对同学。这种压力也给了我动力,课余我阅读了许多文学名著、文学杂志、青年杂志和学生作文报刊,同时也没少练笔。但是我心里总还是有种怕落下的忧虑。
记得有次作文课是快速作文,要求45分钟交作文本,当时我心里就有些打鼓。后来题目一出,却让我看到了曙光。之所以能看到曙光,还是阅读帮了大忙。题目的范围是:发生在你身边的小事。我首先想到的是鲁迅的《一件小事》,看是否可以摹仿,再就想到买小说《三国演义》时,误买回了《三国志》,而《三国志》里面刘备有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话让我记得深刻。于是灵机一动,在作文本上写下标题:一件小事。作文的立意当然就是“小事不小”,然后信笔写来,1500字,一挥而就,正好下课铃响起,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作文本交了上去。等到下次作文课时,我没指望这篇会当作范文宣读,因为写完时已容不得我修改一个字,更不用说检查一遍,所以心里没底。想不到竟然又被作为范文宣读。临下课时李老师还拿了几张方格稿纸给我,要我把这篇作文工整地抄好,将在校园橱窗里展出,此时不由得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后来学校有些活动,李老师私下里找到我,要我写些稿子,也是放在橱窗里展出。那些日子,我会一个人偷偷地转到橱窗前看看我的“作品”,而每每心里就感到无比的温暖。
在李老师的悉心培育下,自己在不断提高,那个时候打下的写作基础,给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更让我感到弥足珍贵的还是李老师那份无私的厚重的爱,它一直温暖着我,也成为我后来坚持写作的一股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