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平:跨越历史的疆界
“21世纪中国诗歌大展”像80年代诗歌群体在文学历史中的划界一样,不仅仅是时间分期上的。它表明了文学内部的历史,是一种多元发展体系的历史,是主流,非主流文学在特定文学环境下相互分化、交叉、渗透的多维度情态。因而,“大展”所呈现的文学创作面貌已经不仅是文学分期意义上的历史依据,其转型文学团体的实验价值和多元功能,已标志着非潮流方式下推动的成型。同时,“大展”打破了主流文学观念的传统界限,进而提供了更宽泛的文学多维形态的客观参照,使文学发展本身具有了大环境的动力因素,以及规律性的独立空间。我结合“大展”的实际状况,从二个方面讨论。
一、非主流文学分化格局的成型
“大展”的“民刊·社团部分”已呈现出90年至21世纪开端非主流文学代表性创作主体的改变和分化。首先,80年代非主流文学的代表性文学实体“非非派”群体,因时代语境与社会的转型,其文学的主题,总体艺术风格,基本作者与主流文学的关系都全面转化,其象征的独立阶段特征,表明了非非主义文学后起阶段将80年代确立的先锋规范进行了首先是内容上的修正,将文学对现实关注的必然性纳入了整个“后非非写作”的主体思考范围,尤其在“写什么”这个向度上确立了自己的方向和精神准备,其中对现实思考的深度转向,表现出空前的超越性。它是在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具体实践环境中,与90年代后历史相互渗透,相互调整的产物。这次“大展”所展示的“非非”及作品形态已表明了这个阶段性划分,其“后非非写作”代表诗人有:周伦佐、陈亚平、蒋蓝、陈小蘩、雨田、董辑、袁勇、龚盖雄等。
其次,《他们》与80年代呈现的非主流倾向相比,其“先锋”的延续性趋势大为分化,其主张的实体性文学概念和认知前提,也渐失了它80年代所提供的最大空间。同时,由于其先锋的模糊化,《他们》主体作者基本上都融会于主流文学机制中而成为“另一种理解”的文学团体。80年代的代表作者基本未参与“他们文学网”现在的写作进程,相反,与主流文学的关系,有更多的承接。再次,“今天派”在70年代是中国现代诗界的最激进社团,也是当代文学状貌中的重要变革现象。但进入90年代后至21世纪开端,“今天派”的诗歌观念和所倡导的审美主张已呈现转向化的趋,势进而在“整体结构特征”上作了转折性的改变,强调诗歌写作在当代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基础上的“无倾向”诗学观点,因此而更名为“《明天》”。其更换的主体作者阐明:《明天》无意夸大和消除“今天”诗群与后来者之间在诗学上的分化。实际上,“今天派”与《明天》的差异化已经在文学主题、艺术风格和精神价值方面表面化了。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探进上看,《明天》更切合当下时代背景对文学转型的主流引导。
上述几大文学团体的大分化文学事实,显现了:90的代后所包含的社会转型对于文学所具有的跨度性意义,成为二十世纪至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中,写作观念与意识激变得最为分明的一个历史阶段。一是因为在与80年代的对比和参照中,来确定新时期的写作走向,二是因为对90年代面临的时代处境作出了积淀性的深入思考。这两个因素,对90年代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21世纪中国诗歌大展”的伟大意义在于:让转型的文学跨代的价值确立,作了一次历史性的价值呈现。既展现了历史未忽略的时间限定因素下的文学流变,也凸出了当下文学尚未到来而可能出现的趋态空间。从而,“大展行为”本身也纳入了当下文学多元转化、发展、交叉现象的自我观照之中,使“大展”与历史环境的同步取向,具有了特定阶段的史实界定。
二、非主流文学艺术多元发展格局的成型
“大展”作为现象的对比,已经将文学史的因素进行了“走向综合”的客体定位,其多元独立的文学特质的态势,已具有了历史定向的雏型。“大展”以包容性的历史视角,将不同文学现象归类在21世纪开端这一特定转型时间刻度上,正说明了文学历史自身的选择所使然。从此角度分析,“大展”并未前续80的代“诗歌大展”的潮流展示,而是以总括性的视野,将文学情态作了具体艺术观念走向定型和成熟期的客观归纳。可从代表性的文学观念和意识讨论。
(一)“叙事性”艺术观念的成型
“叙事性”手法早在80年代“第三代诗歌”运动中,已作为一种模仿中的偿试取向而在部分诗人中大量运用,如代表诗人于坚、杨黎。而到了90年代后,“叙事性”被认为是:“叙事是指向叙事的不可能性”而成一种文学的“常识”被普普遍强调和接受。从“大展”中的20个社团中,有17个社团的诗人都转向了“叙事性”写作,这是90年代后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这种“叙事”形态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显示了90年代以后,“叙事”手法的新趋向:即并不注重“叙事”的规范,而将视其补充自我意绪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口语白话”语体方式的普泛化
如果说80年代“口语诗”只是对美国具体派诗歌的模仿,那么90年代以后,“口语诗”已发展到有相当本土基础的规模化写作层面上。所谓本土基础是指其词语组织方式已经丧失了很强的实验性质而纯粹体现中国的“日常传统表述”。这次“大展”展示的22个文学网,20个社团,48名个人的作品总数中,口语诗歌占了大部分。这种主流化语体方式在文学创作中的全面展开,意味着“口语”已脱离80年代少数模仿格局的独立姿态。
(三)诗歌主题介入日常经验
从“大展·个人部分”的48位代表诗人和22个文学网络诗人的作品上概观,“介入日常经验”,是90年代后到21世纪开端诗歌创作的基本框架。“90年代诗人”崛起的主题取向和准则,将“日常经验与生活”从80年代的观念范畴中解放了出来,并使得重新评价日常生活观照这类诗学视角成为主体,进而衍生了更大范围的创作意向,使“日常经验与生活”的立场和角度与80年代相比有了指向上的转变:如当下的“下半身写作”已将日常性生活经验处理为人本的“肉身化经验”的单一观照的主题。我认为:这种日常经验思想中的多元维度,之所以能置于在90年代后迄今的广阔语境中,就在于时代逻辑所隐含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日常现实生活命运的深度介入,一个是对日常现实人本命运的深度介入。因而,在当下这个已逐渐失去单一“主题”的时代语境中,一方面,诗歌具有了自反性和针对艺术本质的内部指向性,另一方面,诗歌又具有了外部指向并介入现实世界的趋向。比如“大展”中的17个文学网络诗人的作品,所提供的不是对现实的观照,而是对生活经验何以通过意识而得以异化的表现,如“诗江湖”、“唐诗歌论坛”、“橡皮诗歌网”等。
三、“大展”对中国当代的诗歌发展的有效性导引
“21世纪中国诗歌大展”的历史取向,主要在于围绕下列主题:
(1)中国当代诗歌在社会转型时期创作进程的客观把握
90年代以后诗歌流派的边缘化与极少化,表明了社会转型对文学多元价值的新理解视角,因而削弱了流派的形成和进一步推动。然而,80 年代到21世纪这个时间跨度中,最基本的诗流派仍然延续了下来,如“非非”、“他们”、“今天”等。只不过这些基本文学流派所对应的时代文学观念与审美取向已出现了格局性的分化。“非非”由“后非非写作”构成了其诗歌流派特征的实体性内容。“他们”不再具备先锋规范的完整性,而成为非潮流化的命名,尤其是其流派的艺术认知前提下,出现了创作人员上的重组。“今天”已处于边缘位置而变成了“明天”这种关注“差异性”的后续流派。因而,纵观上述在时代转进中保留下来的几大主要诗歌流派的现状,可以看到从90年代到21世纪开端这一时间阶段,中国当代诗歌分化、发展、转进的历史脚步,在于:一、从题材上更关注现实和生存的精神性问题;二、个人化经验的艺术价值得以凸显。
(2)中国当代诗歌多元界定与包容并存的格局认知。
“大展”所呈现的“个人部分”、“网络部分”和“民刊、社团部分”客观上对应了“多元文学”这个核心概念下,文本形态的历史语境。表明了“大展”在线性时代观基础上的认知尺度,对当代诗歌发展内在规律的尊重,包括各种写作形式的派生和解体的历史。同时也表明了现阶段诗歌发展十分典型的文化总过程的影响,包括创造新的语言尺度和新的诗体文类等。如非非主义(包括“后非非写作”)诗人周伦佑对象征性语言尺度和新的现实尺度的意识,如非非主义“后非非写作”诗人陈亚平、将蓝、陈小蘩、雨田、董辑、龚盖雄、于刚等对外在现实性不附以审美功能的意识,从而,“大展”在文学体系交替过程加速的时代活力因素中,提供了文学自由流变的总体环境的促进意识,也涉及到探索与时代价值体系相反的创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