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懂得”》原文·徐天蓝
若单用“懂得”两字作为表述语言,看似大有意尽言止之味儿,不言中似乎心有灵犀或心领神会。但若用实践和时间去验证“懂得”,却并非意旨相谋。
笔者认为,真正的“懂得”不仅仅在于表象的认知,而更在于理性的解读和接纳与包容。就某人、某事而言,如果仅仅停留于表象,则未免太过浅显,也就妄言“懂得”,说穿了就是一种不懂装懂,甚至是一种虚伪厚颜的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懂得”不同的语言环境需要我们有不同的认知态度。如果界定到某一项具体行为,可能无可厚非。如,懂得感恩,顾名思义,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和猜测,所以说对其含义比较明确,且易于掌握。但若针对不同的事物,单独使用“懂得”二字,却很是需要我们仔细、认真的的去斟酌,不能轻言。譬如,对某个人而言,我们不能仅靠其言辞和外貌来盲然的对其下结论。他(她)的言辞和体貌只是此人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接触了只能说是有一定的了解,他(她)的思想品质、内心真实的情感、生活轨迹及生活习性,以及潜意识的各种行为,我们又能知道或懂得多少呢?也就是说知人知面,却未必知心、知性、知趣、知情,有甚者,有的人活一辈子,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你又何言对其懂得呢?
再拿一段历史来讲吧,我们不能看到文字的叙述,就认为已经掌握了,甚至说懂得。当然,对同一段历史的评判,不同人或者不同的界别,会各说各话,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或认识。相同的一点则多为不轻言“懂得”,因为历史记载的不只是时间的脉络,也不仅仅是见物不见人,里面承载了诸多的人文、环境、思想、情感等诸多因素。作为文人,你可以从文学的角度,走进古人,甚至深入文心,然而这只是具体到历史的某一个点,就整个历史来说,还需要我们对其从更广泛的层面或角度去理解和把握。
旅游,可以说是人们一种比较惬意的生活方式,以致被许多人所钟爱。当然,旅游对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生活价值。有的人走马观花,以放松为目的,至于收获却不去估计,去过一趟旅游胜地,再问其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往往哑然。你若问其,知道什么叫旅游吗?他可能回答,旅游不就是到名山大川或名胜古迹,走走看看嘛?这种回答自然是一种表象的认识。而当我们看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后,我想,我们对旅游的认识虽不能说懂得,起码会递进一个层次。对于某处名胜古迹,我们可能到过,且略知一二,然而其之所以会成为名胜古迹,它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我们却未必懂得。余秋雨对大众的旅游颇有感慨,并置我们多数人的拍照留念行为于不屑。是的,我们多数人的旅游,犹如对文物的把玩,只停留在表象上的愉悦身心,而没有去认真、细致的去解读它所承载的人文情怀、历史印迹和存于今世的真正意义。
爱情是美好的,然而,爱情的获取需要的不仅是浪漫和激情,而更多的是建立在坦诚、包容和理智上的理解和精神渴求。面对或缠绵或悲情的情感,“懂得”曾经成为表达思想情感甚至触及心灵的字眼。然而面对这种情感,现实中不能说没有真正的懂得,有,却少之又少。
例如,林徽因与梁思成和金岳霖三人之间的情感,应该说是真正相互懂得的典范。林徽因同时爱上梁思成和金岳霖,他们之间存在的不仅是简单的男女相悦,更有坦诚、理智、豁达、包容和体谅,毫无自私、利己可言,从而才保证了思想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融合。
杨绛对钱钟书的“懂得”也可以说是一个令人称道的楷模。因为杨绛对钱钟书的懂得,才使包容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并且能够历尽坎坷,相守到老。从生活的细节我们不难理解,钱钟书是基本不理家务的,在杨绛分娩期间,突然面对陌生的家务,除了把灯摔了,就是把门把手弄坏了,而面对这些点滴的不如意,杨绛表现的没有唠叨、没有愤怨,反而给予的是安慰。钱钟书作为一个不理家事的门外汉,却在杨绛坐月子期间,学会了煲汤、做饭,给予杨绛细微的呵护与照顾,我想这应该是彼此间的真正懂得吧!
懂得不等同于理解。对事物的认知,如果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解层面,而不去细致的分析,正确的接纳,客观的包容,甚至不置可否,又怎能说是懂得呢?所以说,在生活当中,我们不能轻言“懂得”两字,一旦出口,它需要你用一生的信念和毅力去守候。如果做不到,就是对“懂得”两字的有意涂黑和玷污。一旦如此,玷污的恐怕不仅仅是两个字眼,更多的则是言说者的品质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