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1)
黍稷:粮食作物,即黄米。
豕:猪。
哀:悲哀。
惧:恐惧。
恶:憎恶。
欲:欲十望。
七情:喜、怒、哀、惧、十爱十、恶、欲。
具:具备。
匏:葫芦。
革:皮革。
金:金属。
丝:丝弦。八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 高:高祖,祖父母的祖父母。 曾:曾祖,祖父母的父母。 祖:祖父母。 身:自身。玄:玄孙,孙辈的孙辈。 曾:曾孙,孙辈的子女。 九族:高祖、曾祖、祖辈、父辈、自身、子辈、孙辈、曾孙、玄孙。 伦:次序、辈份。
《三字经》作为传统教育的启蒙读本,是如何教育孩子认识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又是告诉孩子怎样为人处世?人类的基本情感有哪些呢?在《三字经》中,仁义礼智信的排列顺序能否打乱?又为什么要把“仁”排在最前面?
仁、义、礼、智、信分离开来,在诸子百家里早就已经有了。但是,将它们综合起来,成为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一个系统却是汉代儒家学者的工作。当时叫五十性十,就是五种十性十质。汉代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叫《白虎通义》,根据其中的经典解释,仁是指仁十爱十,义是指得体,礼是指合乎规范,智当然是指明辨是非,信是指专一守信。
后来,大家认为,仁、义、礼、智、信应该是经久不变的,应该是超越一切时空限制的,是永恒的,所以把它叫“五常”。也许大家会讲,“五常”不就是五样最重要的东西嘛,可以讲成仁、义、礼、智、信,也可以讲成信、智、礼、义、仁,还可以讲成义、信、智、仁、礼,可以把这个先后的次序打乱了来讲。因为,反正是“五常”。这可是大错特错!我们忽略了《三字经》的这三个字:“不容紊。”就是绝不允许紊乱,这是非常重的语气。
按照儒家的解释,“仁”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我想,一种十爱十的情怀,是一切伟大人格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仁”这个字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好人过去叫仁人,讲仁义的人;好的政十治叫仁政,好的声誉叫仁声。大家都知道佛陀释迦牟尼,一个印度人,大家知道佛陀还有一个名字吗?在早期就被译作“能仁”。中国人看见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起初不知道怎么翻。佛陀是音译,那么怎么意译呢?早期的中国人也把他和仁挂钩,所以叫“能仁”。再说得俗一点,大家嗑个瓜子,嗑出来的是个瓜子仁,吃的干果还是果仁。为什么不吃瓜子皮啊?怎么不吃外面裹的壳啊?为什么要吃那里面的仁啊?因为“仁”是好的,是最好的东西,是可以吃的,是有营养的。所以,“仁”在中国古代,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仁、义、礼后面接着的是智和信。这个顺序为什么不容紊乱?这里就有传统中国思想的一种十精十义所在。按照儒家思想,智慧和守信是好东西,但是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如果没有仁、义、礼为前提,智和信可能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