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齐》原文及鉴赏

作者: 龚协 【本书体例】

【原文】:

思齐大任(1),文王之母,思媚周姜(2),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3),则百斯男(4)。

惠于宗公(5),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6)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雝雝在宫(7),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8)。肆戎疾不殄(9),烈假不瑕(10)。

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11),誉髦斯士(12)。

【鉴赏】:

这又是一首歌颂周文王的诗。歌颂他善于治国,而治国则以修身齐家为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从文王的家说起。端庄的大任,是文王的母亲。她敬爱她的婆母太姜,她不失为正室中最尊贵的夫人。太姒继承她良好的遗风。她不妒忌,使文王多子多孙。这六句诗,赞美了文王家里的几辈夫人。文王母贤妻惠,一直保持着优良家风。文王能作到“宜室宜家”、以至“天下归心”,绝非偶然。

第二章说文王善于齐家,从而也善于治国。文王顺着祖宗的意愿来行事,祖宗因此无所怨恨,也无所伤痛。文王以礼待正妻,也以礼待兄弟,推而广之,用这样的原则来治理国家。(严格地说,应该是治理封邑和国家。)这一章分前后两层。前一层(前三句)说神事,后一层说人事(后三句)。神意难问,只能参之以人事之理,验之以人事之功。这就是《左传》所谓“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非德,民不和神不飨矣”。(僖五年)因此,后一层承前一层而来,以礼治家,以礼治国,即是顺祖宗之意;家齐国治,政清民和,即是神无怨恫的验证。《孝经》第八章云:“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得百姓之欢心即得先人之欢心,这就是事先君的正道。把齐家治国都归结到孝顺祖宗,从现在看来,是狭隘落后的宗法意识、家族意识;但把民事抬到很高的地位,从民意的角度来观察神意,这在三千年前,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三章承第二章“以御于家邦”进一步说文王怎样治理国家。在学宫里,谦恭祥和;在宗庙里,庄敬严肃。处理政事,力求显明;保护人民,从不感到厌倦。因此,疾疫不为害,虫灾也不再发生。这一章也分两层:第一层(前四句)说文王仁政的主要表现,后一层(后二句)说仁政所产生的特殊效果。在学宫里,是指养老;在宗庙里,是指祭祀。这两件事的提出,并不是随意的。祭祀是古代国家两件大事中的一件(另一件是打仗),这不必说。养老,是文王最突出的仁政之一,孟子曾给以很高的评价。他说:“二老(按指太公、伯夷)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意思是说,文王之所以能使天下归心,首先是因为天下老者归心。后来《史记》也曾一再提到“西伯(即文王)善养老”。(《周本纪》、《伯夷列传》)

“临”民,也就是治国。治国贵“显”,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政令简明,不烦不苛;二是指是非界限分明,人们不会因误解而失足。但这还不足以说明仁政的实质。仁政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保民”。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孟子·梁惠王》)保民偶一为之,并不算难,也算不得仁政。难在“不厌”,数十年如一日。

这一层把文王仁政的几个方面,讲得十分清楚。那么它的效果是什么呢?诗中只提到疾疫不为害,虫灾不发生,这是即小以见大。《孝经》第八章在阐明明王得天下之欢心以后说:“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这里讲的只是灾害不生,以见其余。

最后一章,讲文王治国的另外几个方面:好善、育人、任贤。听到善言,立即行动;听到谏诤,立即采纳。士大夫个个都有德操;他们的子弟们个个都能有所成就。至于那些才德出众的人,总是毫不厌倦地使他们享有崇高的荣誉。这一章仍然可以分为两层:前一层说好善与育人,后一层说任贤。闻善即行,勇于纳谏,都是好善的表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人若真诚好善,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表现在行动上,臣民必然望风向善,不赏而劝,不令而行。自然作到“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这就是所谓“教化”。但这只是泛指,下一层转入出类拔萃的人材。这些人,总是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禄位,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不厌其多,多多益善。据《史记》记载:“文王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周本纪》)

这一篇诗和《大雅》中的许多篇章一样,有些崇神敬鬼的成分,这显然是应该抛弃的糟粕;但其中也有值得肯定的东西。如从民意来看神意,着重治国者的身教作用。强调行政要显而不隐,把保民尊贤放在重要地位,如此等等。这对我们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周文王对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丘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非功罪,姑且存而不论,但它无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关文王的诗文。,从而别有惠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