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原文及鉴赏
作者: 张镛 【本书体例】
【原文】:
天保定尔(1),亦孔之固(2)。俾尔单厚(3),何福不除(4)?俾尔多益,以莫不庶(5)。
天保定尔,俾尔戬榖(6)。罄无不宜(7),受天百禄。降尔遐福(8),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9)。如山如阜(10),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11)。是用孝享(12)。禴祠烝尝(13),于公先王(14)。君曰卜尔(15),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16),诒尔多福(17)。民之质矣(18),日用饮食。群黎百姓(19),遍为尔德(20)。
如月之恒(21),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22)。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23)。
【鉴赏】:
《天保》是一首安邦治国的乐歌,颂扬神灵、恩赐保佑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我国远自唐尧虞舜,近至清末民初,历代统治者总是把神灵抬到最高位置上,借以神的力量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其实这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思想。西周时期,“君权神授”、“神权至上”的思想更为严重。周人认为,要巩固政权,就必须把颂扬神灵当作安邦治国的头等大事。这首诗就是通过对神灵的颂扬、对祖宗的祈祷、对国君的赞颂,实现上天恩赐禄、祖宗辅佐政权、国君江山永固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周人强烈的神权主义思想观念。
全诗六章,章六句。根据诗的内容和结构,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赏析此诗。
一是敬颂神灵,祈求天下太平。诗的开头先以“天保定尔”一句起首,开宗明义地指出,只要神灵保佑,天下就能太平。并由此总起,联其一、二、三章,为诗的第一部分。第一章写众臣颂扬神灵。周人深知,要江山永固,必求神灵保佑。因此,在他们看来,颂扬神灵是天经地义,只要对上天顶礼膜拜,神就会恩降宏福。“亦孔之固”,王权牢固,国家兴旺,这是福之一;“俾尔单厚”,物产充足,百姓富裕,这是福之二;接着以反问的“何福不除?”来强化神灵的威力,表达了周人颂物苍天的强烈愿望。不仅如此,“俾尔多益”,你的财力会不断充足,国家会逐渐强大,这是福之三。总其三者,诗人以“以莫不庶”的双重否定句,进一步肯定了神的威力,指出颂物神灵的重要原因。第二章写神灵恩赐福禄。由于对神灵崇拜颂扬,苍天必张福于天下。“罄无不宜,受天百禄”两句,说明神灵恩将福报,普天之下享不完的荣华,受不尽的富贵。“降尔遐福,维日不足”两句,又从时间和空间上指明神恩浩大,福分无穷。第三章写国君的恩德崇高。周人坚持“神权至上”的信条。他们认为,由于神灵的保佑,国君的“恩德”与“宏福”是一致的。恩德崇高,宏福必然接踵而来,而福分巨大,恩德也高耸如山。诗的开头先用“以莫不兴”的双重否定的,肯定国君的宏福,提出百事兴旺,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望。接着连用“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的比喻,把天祚宏福比成高山峻岭,喻为江河巨流而源源不断。这里显然是以福颂德,指出神威之大、国君崇高而一尊的道理。上述三章,皆为颂扬之词,并不等于现实之物,仅仅是对苍天的寄托,对国君的祝愿而已,借以表达“君权神授”的思想信念。
二是祈祷列祖列宗辅佐国君,授福于民。诗的四、五两章为全诗的第二部分。周人认为,列祖列宗是授命于神的,为神的化身。《诗经·文王》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真实的反映。第四章先写对先祖的虔诚之心和敬献之情。“吉蠲为饎,是用孝享”,选择良辰,尽用美酒,敬献上天,供祭先祖,以求辅佐。一个“孝”字,既表明他们的无限忠诚,又反映了祭神拜祖的强烈愿望。为了朝政兴旺,国家繁荣他们“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对列祖列宗要一年四季供奉祭品,常年不断,可见敬颂之情多么真诚深切。古代祭礼时,借活人扮演成神像,并代神灵说话。“君曰卜尔,万寿无疆”,这里的“君”就是指扮成神像的活人。他说,祖宗的灵魂已经降临,并先赐当朝国君万寿无疆。这里显然是借“君”之口,提高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有先祖的辅政,江山定可永固不变。诗的第五章写祖宗辅佐国君,授福于民。由于对祖宗竭尽诚意,敬献忠心,所以宏福必然降临于普天之下。百姓之中,民之享用,国之安宁。开头两句“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极言祖先赐于的宏福大运。接着以“民之质矣,日用饮食”,写质朴厚道的百姓,饮食充足,日用俱全,所以庶民百姓对国君不胜感恩戴德。“群黎百姓,遍为尔德”,表达了这种感激之情。不过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对广大人民是不会有什么“恩德”可言的,他们的所谓“恩德”,仅仅是堂而皇之的骗术,是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
三是对国君的颂扬与祝愿。在周代统治阶级的心目中,虽然“畏天之危”(《诗经·我将》)、“敬天之怒”(《诗经·板》),但是强调神权,是为了强调神权,是为了强化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君就是至高无上的代表,所以第六章在敬苍天、拜祖宗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颂扬君权神圣威严。开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四句,采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颂扬国君好比一轮新月,将日日丰盈;又宛如旭日,将从东方冉冉升起;又同南山,千年百岁,永不崩殂。可见国君居位之高,神器之重,福禄之大,益寿之长,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接着又以“如松柏之茂”作比,喻王权牢固强大,不可动摇。最后用肯定的句式,反问的语气,“无不尔或承”,强调王权世袭的重要,达到子孙百代继承王位的目的。
《天保》一诗的艺术特色,后人曾有“天保九如”之说。明人钟惺在《诗经三卷》中说得好:“前后九‘如’字,笔端鼓舞,奇妙”可见《天保》用喻联珠、着意渲染、反复夸张是非常成功的。如“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三句,从山丘到河流,从静态到动态,喻神威浩大,苍天仁慈,进而表达了国君的恩德崇高,福禄无穷的赞颂之情;诗中又用“如月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来比况国君事业的欣欣向荣。由于《天保》连用九“如”字,有祝贺福寿之意和连绵不绝之情,后人故以“天保九如”为祝寿之辞,成为诗歌创作仿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