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有声》原文及鉴赏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原文】:

文王有声,通骏有声(1)。通求厥宁(2),通观厥成。文王烝哉(3)。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4),作邑于丰(5)。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6),作丰伊匹。匪棘其欲(7),遹追来孝。王后烝哉(8)。

王公伊濯(9),惟丰之垣。四方攸同(10),王后维翰(11)。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12)。皇王烝哉。

镐京辟廱(13)。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14),维龟正之(15),武王成之(16)。武子烝哉。

丰水有芑(17),武王岂不仕(18)。诒厥孙谋(19),以燕翼子(20)。武王烝哉。

【鉴赏】:

这是一首称颂文王迁丰和武王迁镐的赞歌。文王是周室事业的奠基人,武王是父王未竟事业的继承者。所以先赞文王,后赞武王。而题目用“文王有声”标出,意在突出文王。

全诗八章,每章五句。前四章赞文王迁丰。诗歌开门见山,先指出“文王有声”,为文王立言,然后叙述文王迁丰的功德。由于丰邑建在崇地,所以要伐崇,说明文王伐崇是顺天应人之举,且此举“匪棘其欲”,不是为了享受;而是“通追来孝”,是为了发扬先王的创世精神。因此文王功绩昭著,致使四方诸侯来归,成为文王的辅翼,而文王则是他的坚实的保护人。后四章赞武王作镐,诗歌“四方攸同”,“无思不服”,武王是诸侯的真正盟主。然后追述其迁镐之举,曾“考卜维王”、“维龟正之”,是十分郑重的。而迁镐的目的,则是为了找一块“辟雍”之地,来“诏厥孙谋,以燕翼子。”因此武王也功德无量。这样,文王迁丰是为了“通追来孝”,武王迁镐是为了“诒厥孙谋”。两者相得益彰。最后,每章分别用“文王烝哉”、“武王烝哉”的反复语调加以褒赞,表达了歌唱者对文武两君无限敬仰的心情,深化了主题。

这首诗的谋篇布局是颇费匠心的;在材料的取舍上,前半颂文王时,文王本是谥号,顾名思义,应以文德为主,但诗中却偏写他伐崇的武功,文中有武;后半写武王时,本应以武功为主,但诗中却偏写他“镐京辟雍”的文德,武中寓文,这样文武对举,巧妙地表达出两圣有文武兼资之妙。在材料的安排上,前半颂文王时,四章全按顺序记述,一环套一环,紧密相扣;后半颂武王时,则采用倒叙手法,五、六章先叙四方都以武王为盟主,七章再追述建镐的经过,八章又赞述武王迁镐的目的,这样的选剪和安排材料,既严谨而又有变化,既精妙得体又错落有致。

这首诗的语言句式也具有整齐中富于变化的特色。诗歌开始用“文王有声”一句起头,紧接着又用“遹骏有声”加以强调,一面重复“有声”二字,一面则以“通骏”二字对之修饰,给人以深深回味之感。全诗本都用的是直陈语气,但到最后一章中却忽然插入“丰水有芑”,这一比兴句和“武王岂不仕”这一反诘句,在平缓的语气中泛起涟漪,诗意由此而增。诗歌每章的末句都用“烝哉”二字煞脚,但在“烝哉”之前,前四章头两个末句用“文王烝哉”,后两个末句则改用“王后烝哉”?后四章的头两个末句用“皇王烝哉”,后两个末句则改用“武王烝哉”,这种语言句式的变动,既不同于其它《大雅》中一般用语不重复的特点,又不同于国风里的重章迭唱,而是别开一面,有其独特的风格。

全诗在章法和句法上都富于变化的这一特点,历来受到品评家的赞赏。方玉润《诗经原始》说:“亦文章幻化之奇,则更变中之变矣。”真是一语破的,说出了这首诗特色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