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广》原文与鉴赏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原文】:

谁谓河广(1)?一苇杭之(2)。谁谓宋远(3)?跂予望之(4)。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5)谁谓宋远?曾不崇朝(6)。

【鉴赏】: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旧说以为“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诗序》)。宋襄公母,即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襄公后,遭离弃而归卫,思宋、思子之情甚切,以诗抒怨,乃有此诗。此诗乃文人主观臆测之词,恐未必然,不过借以宣扬封建礼教,即所谓“止于礼义而不敢过”,保存了“先王之化”(朱熹《诗集传》)。今人多以此诗为旅居卫国之宋人,因受某种原因被阻碍不得归宋,面对滔滔黄河,心潮澎湃,发此绝唱,表现了思念宋国渴望回归的强烈而深沉的感情。

卫国在戴公迁漕以前,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位于黄河北岸;宋的都城睢阳,位于黄河南岸,中间仅隔着华夏第一大河——黄河,两地相距并不算远。

诗分两章,每章四句。首章首句劈空而来,以反诘句的形式,造成突兀不平之势。诗中主人公在黄河之滨,徘徊不前,心急如焚,长期郁积在胸的忧思如同浪涌,不可排遣,如火山喷涌,向世人发问以泄不平,喊出了“谁谓河广”的爆炸性语言。它蕴含丰富,这里透露了主人公内心的无限隐痛,否定了黄河的广阔,表现了内心急切返宋之情,仅四句一句反诘,就再现了主人公的音容举止,声情并茂,其用字之简约凝炼,不能不令人吃惊。接着二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从正面回答首句提出的问题:“一苇杭之”。意思是说一根芦苇就能比得上黄河,强调了黄河河面并不宽阔,仅象一根芦苇罢了。黄河既然如此狭窄,有何难渡?从而加重了首句发问的分量。这样的理解不免有点表面化,未能揭示深层的含意。莽莽黄河,浊浪滔滔,自古以来,难以横渡,可诗人却说得轻松自然,仿佛诗人深信不疑似的。其实他并非深信不疑,只不过在内心深处强烈希望如此而已。既然渡河如此容易,为什么不返回宋国呢?其中难言之苦衷,重重的阻力就可想而知。以下两句就是这种思绪的进一步表露。如果硬要说宋国遥远,也是作者思想上不能接受的。如果承认其遥远,就等于承认自己绝了返宋之望,这又不符合主人公的心愿,故用“谁谓宋远“一句断然否定这种看法,并夸张地说踮起脚尖就可以看到宋国。既然如此,返回宋国的愿望何愁不能实现。这两句看似平凡,实际上蕴含相当丰富。其一,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与首二句呼应,直接点出主人公所思之处就是宋国。这样以来,人物的客子身分,抒情的特定环境,思归不能的焦急心情,踮足眺望的生动神态,都跃然纸上。其二,诗中反复强调宋、卫相距不远,言下之意,随时都可返回宋国。这是由于诗中主人公思宋心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宋,但他毕竟没有返宋国,这就较为含蓄地流露了有国难投之苦。

由于主人公心情愤激,不可抑制,故在第二章中有作咏唱。这一章在思想内容、构思方式、表达手法上都与第一章相似。其中疑问用语亦与首章相同,反复呼告,加重思归的激切之情。答句均采用否定句式,用容不下一只小船来否认河广,用不消一个早晨来否认宋远。这与前章采用肯定句式回答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章在内容上是相同的,但回答问题的角度并不相同。第二章强调河面狭窄,归程极短,突出了返宋之易。两相对照,则“河广”、“宋远”之说,不攻自破。然而这些还是主人公的美好想象之辞,但现实毕竟是可望而不可及,回归宋国的愿望仍无法实现,这正暗示了事出有因,又难以言明,主人公内心的怨愤之情和思乡之痛就不言自明。

这首诗结构精巧。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飘忽而来,起最得势,语亦奇秀可歌。”全诗以“思”为轴心,以“归”为目的,反复流露思念之情的急切和浓烈。全诗不用比兴,劈头便问,四问四答,问得突兀,答得肯定,反复否定“河广”、“宋远”,志在言外,余味无穷,有绕梁三日之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