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春宵》原文及简析
《春宵》
苏轼〔一〕
春宵一刻值千金〔二〕,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三〕,秋千院落夜沉沉。
〔一〕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为北宋散文名家,同列唐宋八大家,被称为“三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生平坎坷,屡遭贬谪。苏轼的诗歌现存二千七百余首,诗歌境界开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趣横生,笔力雄健,纵横驰骋。擅长词,是宋代豪放词的开山人物,同时风格多样,发展了婉约词,扩大了婉约词的题材,提高了婉约词的格调。工书画。有《苏轼文集》、《苏轼诗集》和《东坡乐府》,诗文合集有《苏东坡集》。
〔二〕一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为一百刻。
〔三〕歌管:歌唱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声。管,管乐器,如笛、笙、箫之类。
【点评】诗题一作《春夜》。这首诗用警醒的语句单刀直入,点明主旨,富于哲理意味,接着以欢快流畅的语言从嗅觉、视觉、听觉描写春天夜空中的花香、月影以及楼台上的歌管声,抒发了浓郁的惜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