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海棠》诗词赏析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一〕,香雾空蒙月转廊〔二〕。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三〕。

〔一〕泛:浮动。崇光:春光。

〔二〕空蒙:一作“空濛”,雾气迷蒙。

〔三〕“只恐”以下两句:写人与花对话,怕花睡去;燃亮烛火,近赏红妆。这种痴语与顽行写出了苏轼对这株无人观赏的海棠的痴情。红妆,女子盛装,此处喻指海棠。苏轼这里以人喻花。李商隐《花下醉》中有诗句“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苏轼的诗句可以说是点石成金。

【点评】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至元丰七年(1084)之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说作于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这是首咏物之作,前两句写物,从视觉、嗅觉角度描写,表现了月色朦胧的夜晚,微风吹拂之下,海棠花摇曳多姿,香气弥漫;后两句写诗人的情态,因为害怕海棠在深夜中睡去,所以特意点上高高的蜡烛,传神地写出诗人的痴情、海棠的美丽;典故的运用拓宽了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