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原文、译文、赏析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幽居乱蛙黾[1],生理半人禽。

跫(qióng)然[2]已可喜,况闻弦诵音[3]。

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jīn)[4]?

且欣集齐咻[5],未敢笑越吟。

九龄起韶石,姜子家日南。

吾道无南北,安知不生今。

海阔尚挂斗,天高欲横参,

荆榛短墙缺,灯火破屋深。

引书与相和,置酒仍独斟,

可以侑[6]我醉,琅然[7]如玉琴。

【注释】

[1]黾:蛙的一种。

[2]跫(qióng)然:脚步声。

[3]弦诵音:读书声。古人有以丝弦助诵读者,故云。

[4]青衿(jīn):学子穿的衣服,指邻舍儿。

[5]齐咻:读书声。

[6]侑:劝酒。

[7]琅然:声音清亮,多指读书声。

【译文】

野居荒村听群蛙乱唱,人禽杂处,好不凄凉。听见脚步声也觉得亲切,何况读书声近在耳旁。稚气的童声这样圆润,两个青衿学子是谁家儿童?读书声这样令我欢欣,又怎能笑他们浓重的乡音。韶石、日南都是岭南热土,哺育出了张九龄、姜公辅;为学之道不在于居处南北,海南怎么可能出不了杰出人物?辽阔的海上北斗高悬,高远的夜空参星横出;透过荆榛短墙的缺口,犹见灯光荧荧在茅屋。拿起书本与他们齐诵唱和,喜得我举起杯来自斟自酌;诵读声声令我陶醉,兴致勃勃,如听清圆的琴韵优美的歌。

【解析】

这首诗为元符元年(1098)苏轼写于儋州。此前已有《游城东学舍作》一诗,记录了当地郡学的学舍简陋、教师忍饥、学生四散的窘况,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这首诗写他营建桄榔庵于城郊的迁居之夕,听两小儿诵书时的欣喜之情,并以同出于岭南的唐代张九龄、姜公辅为例,表达了为学之道不分南北,海南同样会化育出杰出人物的期望与信念,显示了一个文化巨人重视教化、重视人才、“有教无类”、人皆可以成才的识见、胸襟与责任感。居儋三年,苏轼授徒讲学,传布文化,开发民智,为开发海南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他离琼三年后,他的学生姜唐佐(琼山人)成为海南第一个举人;他离琼后第九年,儋州人符确文率先成为海南的第一个进士。之后的宋、明两代,海南中进士者74人,中举人607人,海南遂有“海滨邹鲁”之誉,这与苏轼谪琼期间开发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琼台记事录》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