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勒律治《忽必烈汗》赏析

【时间】:1797

柯勒律治的代表诗作之一。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故事,讲述《忽必烈汗》的写作缘由:柯勒律治有吸食鸦片之好,一天晚上,他在吸食鸦片后昏昏欲睡,梦见自己成诗一首。醒来时他几乎能够回忆起所有的诗行,于是即刻誊录。诗人自称原诗长达二三百行,但最终写成不过一段。他未能写成是因为写作中途被人打扰,待回来之时,其余的诗句已然烟消云散,不可追忆。《忽必烈汗》的梦幻经验,带有明显的东方彩。鸦片是东方的,鸦片梦幻中的场景,也是东方的,或者说是中国的,那个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梦幻是现实的置换表现。很难确切地判断马戛尔尼使的失败在英国社会心理上投下的影,是如何表现在潜意识层次上的鸦片梦幻中。柯勒律治在布里斯托尔的一次演讲上,明确地表达过中英关系给他带来的焦虑与恐怖:“人们公开承认,我们与东印度的商贸交往,几乎等于牺牲了八百万条生命———为此肮脏、沉重的罪恶付出的巨大代价,只换回了艳妇娼们喜欢的黄金、钻石、丝绸、轻纱薄绵。还有那种有害健康的茶、喝茶的瓷器,再加上造火的硝石、用硝石造成的火,我们再把那些提供给我们上述物资的可怜人炸死。”柯勒律治笔下忽必烈汗的御园,充满了神秘、美艳、荒蛮、漫、伤感甚至恐怖的景象。光下金碧辉煌的宫殿,流入深渊的圣河,幽暗的山谷,残月荒野中的泣妇、柔媚幽怨的琴声……柯勒律治想描绘出他体验到的幻美与神秘、伤感与恐惧交织在一起的鸦片梦幻。这种梦幻是奇异深邃的,稍纵即逝的。即便这首诗不是梦幻中完成,它也像梦幻一样不可捉。M·艾布拉姆斯说:“《忽必烈汗》的梦幻质是不可分析的,它像彩虹映在蝴蝶翅膀上的幻影,一触即逝。”现有的这个片断虽然不完整,但诗人奇异的风格在这短短五十多行的残篇中尽显无遗。诗作无与伦比的音韵美,尤为西方文艺批评家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