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原文、赏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这两首诗的写作年代不可考,《玉溪生年谱会笺》 以为有所寄托,因而有所谓“诗意无可显征,味 ‘东南日出’ 语,盖亦为嗣复贬湖致慨耳” 之说。杨嗣复为文宗朝宰辅,曾批评过武宗。武宗继位后便欲杀之,为崔郸、崔珙所谏止,诏贬潮州刺史。其实,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中,而且在牛党执政时,他屡受排斥,武宗继位后,作为牛党的杨嗣复被贬,他虽不至于落井下石,却也不大可能会为之“致慨”。所以,《会笺》 所说,多少有些穿凿与牵强。一般的看法,都是把这两首诗列入闺怨之中。
第一首分两层,前两句主要叙事,后两句则借景抒情。“楼上黄昏” 交代地点和时间。李白 《菩萨蛮》: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商隐正化用了这个意思。登楼望远,思念远方的情人,为何要在黄昏时候呢?《诗·王风·君子于役》 说:“日之夕矣,牛马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说明,她之远望全然是出于一种深切的思念,而这种期望又明明是不可能实现的,既知望而不见,所以又临楼却步。“欲望休”,这既是行动,同时也反映出人物在瞬刻之间极其微妙的心理活动,诗人准确地捕捉住这一细节,极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人物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种落寞与失望的心情又因环境而变得更为强烈:“玉梯横绝月中钩。” “玉梯” 即楼梯。江淹 《倡妇自悲赋》: “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玉梯虚设无人登临,其冷落与寂寞已自不能忍受,更何况思念的是自己的亲人!两地隔绝,音信茫茫,其失望就远比玉梯虚设要强烈得多。而偏偏这时又升起一弯缺月,斜照楼头,这又加深了人物心中那种难得夫妻团圆的怨恨。在传统的诗歌意象中,月圆是团圆的象征,“月中钩”则自然是月亏时候了。诗人借此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十分得体。接下去是写景:“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芭蕉不展,丁香缄结,似乎都郁结着浓烈的愁绪。张说 《戏题草树》 说:“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李商隐在诗中正是化用了这个意思。这两句既是 “比”,也是“兴”,造语十分含蓄。以芭蕉、丁香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相聚而愁苦;同时又借物之愁引发人之愁,进而加深人之愁,实在是妙绝古今的名句,所以也历来就为人所激赏。朱彝尊便批点说:“妙在同,又妙在各,他人千言不能尽者,此以七字尽之。”
第二首的写法与上一首略异。起首两句也是叙事:“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对第一句,历来多以为典出汉乐府的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但其实只是辞语上的借用而已。第一首是望归,这一首则是送别。远行之人即将别去,闺中少妇唱一曲 《石州词》 以寄离情。《乐苑》 说:“石州,商调曲也。又有舞石州。” 《乐府诗集》 载其词:“自从君去远巡边,终日罗帏独自眠。看花情转切,揽镜泪如泉。一自离君后,啼多双脸穿。何时狂虏灭,免得更留连。”离别之时,先喝石州,以暗示今后幽居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这就使这种离情别恨显得更为哀婉与深沉。后两句是抒情:“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这是直抒,诗人化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西京杂记》 所载:“ (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另一是 《事文类聚》 引 《炙毂子》 语:“汉明帝宫人扫青黛娥眉。”原都是形容女子的俏丽。诗人借用了这一比喻,来写思妇的愁眉不展与内心的怅惘,自从情人别后,总是黛眉长蹙,其实,就是眉若春山,也容不下这许多的愁绪,将眉黛与愁结混合在一起写,妙语双关,既婉曲而又新巧,因而成为写愁的名句,为后人所仿效。金代元遗山 《鹧鸪天·妾薄命辞》便说:“天也老,水空流,春山供得几多愁?桃花一簇开无主,尽着风吹雨打休。”这显然是从这里引申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