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主旨、赏析、思想感情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6-08 19:18:25 我要投稿!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①。
但使龙城飞将在②,不教胡马度阴山③。
注释
①“秦时”二句:“秦时明月”与“汉时关”乃互文见义,意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一切都没有改变。万里,言极远。长征,远行,多用于军旅征戍。
②但使:只要。龙城:即黄龙城,又名龙都,唐属营州柳城郡,故址在今辽宁朝阳。飞将:指汉名将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居右北平,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此以飞将军喻指像李广那样守边御敌的军事统帅。
③胡:指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匈奴常越过阴山来犯汉境。
赏析
这首诗有着大气磅礴的卫国的豪情,它的主要意思体现在后两句,说如果飞将军李广还在的话,一定不会让胡马越过阴山、南侵入境。但是这首诗最令人震撼的却是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作者用两个偏正词组组成互文见义的句子,表现出一种苍茫、空渺、悲凉的历史感,并且为下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塑造出开阔的空间和渺远的时间,正是在这样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里,一代又一代的征人戍士献出生命、抛洒热血在这片明月照着的边关上。这就具有了一种透视历史与现实的厚重感。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中的“明月”意象。“明月”在以前的诗歌中已经多次出现,如“明月何皎皎”、“明月照高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明月跟太阳不一样,它是一个柔和的意象,所以总是用来表现勾起我们心底柔软的感情,比如相思,比如思乡,比如友情,但是王昌龄的成功就在于他用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柔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壮观、坚定、久远的印象,仿佛月色从秦汉一直照到盛唐,这才有了下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一泻千里的气势,作为个体来说本来短暂的人的生命也因此获得充满意味的历史感,从而使这首《出塞》体现出壮阔与苍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有着对唐朝将领微婉的讽喻,但是并不明显,这样反而有一种理解的弹性。作者对历史的感怀或许是怀古而伤今,因为现实当中将领的守边不力而触发感慨;或许只是因为历代的征战,目睹边关明月而兴起历史的慨叹。不过,这种历史感还是在“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中表现得最为凝炼,以简约的字句包含着极丰富的内涵,所以这一句也就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