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周南·关雎 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窈窕[2]淑女,君子好逑[3]。

参差荇菜[4],左右流[5]之。窈窕淑女,寤寐[6]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7]。悠[8]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9]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关关雎鸠:指雎鸠的叫声。雎鸠是一种水鸟,又名“王雎”,常常与配偶结伴同游。

[2]窈窕:据古书记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3]好逑:理想的配偶。逑指配偶。

[4]参差:长短不齐。荇菜:一种可以食用的多年生水草。

[5]流:指顺着水流采摘荇菜。

[6]寤寐:醒来和睡着。

[7]服:思念。

[8]悠:形容忧思的样子。

[9]芼:选择、采摘。

【赏析】

古人对《关雎》的评价很高,认为它的声、情、文、义都很好,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因此将它列为《诗经》的第一篇。

《关雎》是一首男女之间的言情之作,描写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很多学者认为,《关雎》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司马迁的《史记》里说:“……夫妻之际,人道之大伦也。”《汉书》里说:“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尽管这些评论听上去与《关雎》的内容并无关联,但都是由《关雎》引起的。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有“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的兴寄表现手法,主要是以雎鸠的“挚而有别”兴淑女应该配君子,以荇菜的“流动无方”兴淑女的难于难求,以荇菜的“既得而采之”、“既得而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既得而乐之”等。

理解这首诗,应当从诗义和乐调两方面入手。从诗义方面看,它反映的是民俗,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据说,古人有在仲春之月会合男女的习俗,《关雎》反映的也许就是这一段史实,表现了古代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从乐调方面看,为了合于乐调,全诗形成了重章叠句的特点。众所周知,凡是有生气的诗篇,往往都很重视声调的和谐,可以当做歌曲唱出来。由此看来,《关雎》就是这样一首“既诗也歌”的诗歌。